科研教学

2025 瓯越国际肿瘤免疫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编辑日期:2025-09-23 来源:科研部 浏览数:215

   2025年9月22日,由温州市医学会主办、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办的“2025瓯越国际肿瘤免疫学术会议”在温州阿外楼酒店顺利召开。

   来自中、美、港等地的十余位顶尖学者与医院临床及科研骨干齐聚一堂,共话肿瘤免疫前沿进展与临床转化,为推进肿瘤精准诊疗与免疫治疗研究注入新动能


一、会议开幕:领导致辞

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副校长沈贤作开幕式致辞


  开幕式上,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院士回顾了团队三十余年在生长因子(FGFs)领域的原始创新与临床转化历程,并且取得突破性进展。李校堃校长表示,未来也将探索FGF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并将以温州为支点,联动全球创新资源,造福更多的肿瘤患者温州医科大学副校长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沈贤介绍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肿瘤免疫上的战略布局与系列成果,向全球学者递出一张闪亮的“温州名片”。

二、学术前沿:精彩报告与深入讨论

Weiping Zou 教授作《Metabolic impact on tumor immunity and therapy》

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病理学、免疫学、生物学及外科学教授 Weiping Zou 教授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机制、肿瘤代谢和铁死亡的免疫方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带来“代谢对肿瘤免疫及治疗的影响”的精彩报告。

Zihai Li 教授作《Are NK cells holding back immunotherapy?》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综合癌症中心转化研究副主任 Zihai Li教授以“NK细胞会阻碍免疫疗法吗?”为导向分享相关学术研究未来将聚焦靶向肿瘤相关NK细胞(TANKs)以增强免疫治疗。

Deyu Fang 教授作《A novel therapy with onco-targeting and immuno-boosting dual efficacies to overcome the antitumor immunotherapeutic resistance 》


美国西北大学Deyu Fang教授提出“USP22是抗肿瘤治疗的目标这一观点,为克服免疫耐药提供全新化学实体与机制基础。

Qin Ma 教授作《Graph Representation AI for Immuno-Oncology Research》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Qin Ma 教授以“AI图表在肿瘤免疫学研究上的应用”为题,展示其团队自主研发的三大平台。

教授作《From Bench to Bedside: Decoding Cancer Regulation Mechanisms and Innovating Cancer Immunotherapy》


来自西湖大学谢琦教授从基础癌症生物学转化癌症研究两大模块阐述了其团队在破解癌症调控机制与创新癌症免疫疗法所获得的成果

陈有海教授作《Cancer immunotherap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driven drug development》


深圳理工大学陈有海教授从癌症免疫治疗与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研发两方面作学术报告,展示其团队通过AI平台发现并验证的全新免疫检查点。

李川源教授作《Novel molecular targets in cancer immun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李川源教授围绕PCSK9在肿瘤免疫调控中的新功能及BUB1在辐射诱导病毒拟态中的非经典角色这两大主线展开深入讲解,并展示了团队所取得的关键发现。

傅阳心教授作《Cytokine-based mRNA vaccine polarizes pre-effector T cells and further DC or TILs targeting for optimized tumor control》


清华大学傅阳心教授阐述其团队在mRNA疫苗-细胞因子整合策略所获得的四项最新进展,为实体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可编程、可扩展的技术平台与理论框架。

谢克平教授作《Thoughts on Immunotherapy of Solid Tumor


华南理工大学谢克平教授分享了自己在学术生涯中对关于实体瘤免疫治疗的一点思考,提出“治疗早癌”理念

孔凤鸣教授作《The Role of Precision Radiotherapy and AIduring this Era of Immunotherapy:Where Are We Heading to?


来自香港大学孔凤鸣教授系统阐述了“放疗-免疫-AI”整合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议程,强调iNATURE模式有望为晚期实体瘤提供个体化联合治疗范式。

冯兵教授作《The positive role of type II immunity in tumor treatment


中科院杭州医学所冯兵教授系统阐述了其团队在二型免疫的最新发现与机制解析,提出构建“Ⅰ/Ⅱ型免疫均衡”的新策略,有望为CAR-T及免疫检查点联合疗法提供增效方案。


三、学术讨论:观点交锋与智慧启迪

讨论环节,与会专家们积极提问,与演讲嘉宾展开深入的专业探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思维碰撞火花四射。


东西方智慧在此激烈碰撞,临床与基础研究在此深度融合。多位青年学者表示这种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他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对开拓研究视野、把握学科前沿具有重要价值。


四、会议总结:展望未来,携手共进

大会主持人杨一平教授致闭幕辞,向与会专家和同仁致以诚挚感谢,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齐聚温州,分享前沿成果与宝贵经验。本次会议亮点纷呈,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更为科研与临床实践提供了诸多启发。杨教授期待与会同道以此为新起点,深化合作,携手共进,将论坛成果转化为临床突破,造福患者。最后,他宣布本届大会圆满闭幕,期待下一届学术会议再相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