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抗疫“医”线丨同心共筑抗疫高墙

作者:林碧2,徐小群 摄影: 编辑日期:2020-03-09 来源:急诊病区(100/400/410/412/413/21/22)、护理部 浏览数:2859

自疫情爆发以来,作为温州市唯一的省、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定点、集中救治单位,我院所有医护人员上下一心,勇担使命,举全院之力积极开展重大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为应对疫情,浙江省卫健委和温州市卫健委抽调两批共17名护理骨干来院支援,共克时艰。

使命 一声召唤各方支援

身穿白衣,心系安危,从宣誓入职的那一刻起,所有护理人员的肩上就有了沉甸甸的责任。当疫情爆发,一声召唤,两批17位护理骨干陆续到位,经过专业培训,这些可爱的战友们迅速投入战斗,用技能和爱心在温医大附一院的战场上书写着最美逆行的瑰丽诗篇。

奋战 同心铸就抗疫高墙

来院支援的护士来自于省、市、县医院的重症监护、呼吸科、心内科、急诊科等重要岗位,17名护士都有监护室工作经历,其中10年以上护龄的有六位,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危重症救治技能。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外科重症病房的俞佳萍,参加工作已经12年,从接到指令到出发来温,她用速度诠释热忱。当第一次全副武装进入隔离病房时,她从镜子中看见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自己,笑称就是一个“饭团”。幸好这个“饭团”自带治愈属性,在我院防护督查员的指导下,她顺利开始了隔离病房的工作。谈到支援过程中最难忘的经历,她说是参与并见证了一例危重症患者应用ECMO和成功撤机的全过程。那是一个入院时就情况危重的患者,气管插管行呼吸机辅助通气10余天后,病情仍不见好转。经专家组会诊,患者应用了神器“ECMO”。上机后,患者病情有好转趋势,意识逐渐清醒,但新的问题出现了,患者有时会因无法用语言表达而出现焦躁现象。她和队员们耐心地通过手势和写字板引导他指出不适和需求,并在病情允许下尽量满足和抚慰。

在大家的努力下,患者渐渐产生了信任,更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经过十昼夜的抢救,患者成功撤机。在病情稳定期间,俞佳萍帮助患者联系到家人,通过微信聊天报平安。患者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而在与队友守望相助的每一天,她们都为这样的胜利而雀跃着,感动着。

此次支援中,温州市中西结合医院派出了四名骨干,团队中唯一的男护陈墨林翰是个阳光大男孩。据他说,第一次穿着防护服走在通往641重症隔离病房的走廊时,听着自己沉重的喘息声,内心也是胆怯的。护士李佳佳也经历着同样的历程,从最初的慌乱到有序执行,她说:“在这里,大家都来自不同的科室,不同的医院,互不相识,互称为老师,互帮互助,让我很快适应。”令他们深受鼓舞的是周围一起工作的小伙伴和老师们。在大家的帮助下,他们都很快调整过来。工作时,陈墨护士总在病床旁安慰患者:“别怕,会好起来的,我们都在,大家都在,我们一起挺过来!”这不停地呢喃不仅是给昏迷的患者,也是为他自己鼓劲。结束支援工作时,他说:“我从来都没有后悔自己的决定,因为一直以来作为医护人员的话,从来不会考虑值不值得的问题,只要有疫情,只要病人有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会这样子做。”一天天周而复始的工作,在特殊的环境中,他们依然认真和细致。在隔离期的这几天,佳佳护士还是会失眠,睡着了梦里仍在641监护室工作……经历成长,共克时艰,所有人的心都贴在了一起,护士黄淑娥、黄静静异口同声地说:“所有的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一颗护理患者的心。”

心系健康,所以无坚不摧。温州市人民医院金颖颖的名字出现在第二批驰援名单中。她说刚入科时,她的内心是忐忑不安的。“一定要注意自身防护,做事要慢一点”这些温暖的话语反复在她的耳边萦绕,这使她充满了力量。在老师们的鼓励下,她克服了穿上防护服后的胸闷和不适。当爱美的小姑娘,出现鼻子、额头、耳朵都被防护用品压出深深的痕迹时,又是可爱的温医大附一院的护理前辈们帮助她处理了这些问题。

据悉,为帮助支援护士做到零感染、顺利开展工作,我院护理部组织骨干师资,为他们进行规范化培训和专项考核。工作期间,护理部时刻关注着这批支援护士的身心健康,为逆行的勇士们解决后顾之忧。

来自温州市中医院的陈慧敏和杨琴护士感受最深的也是这种温暖。虽然素不相识,可每次从污染区出来,脱下密闭的防护服,全身都是湿的,脸上满是深深的压痕的时候,大家都会相互鼓励:“大家都是最美的”。陈惠敏护士说:“护目镜下坚定而又勇敢的眼神,是我在这次疫情中看到最美好的东西”。

瑞安市人民医院和瑞安市中医院派出了3名精锐支援我院。温小芬、张冬雪、董雅芝护士虽然年纪轻轻,却技艺高超。穿上防护服,她们就是警惕的“哨兵”。护士张冬雪说:“对于危重病人,管道护理是最为重要的。即使你的护目镜都起雾冒水珠了,也得睁大眼睛,打起100分的精神守住。”

这份执着的守护同样来自于支援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一位护士,她是平阳县中医院的庞真真。有着13年重症工作经历的她,冲在了抗疫的最前线。她说:“新冠重症隔离病房的感染控制就是我的职责,医护人员的零感染就是我的使命。”她的专业和专注,感染着周围年轻的护士们。

平阳县人民医院的陈苗苗、叶梦婷也是肩负着同样的使命。护士叶梦婷说:“隔离病房的工作很辛苦,如果没有真正经历,真的很难理解那种感觉。但是,看着老师们有条不紊的工作,心理的敬佩和崇拜就油然而生!隔离病房没有想象中那么压抑,反而充满着阳光和欢乐。” 

痛并快乐着的体验,也是所有护理人员共同的感受。苍南县人民医院颜艳艳、杨桂香、肖英虽都是老将,最初进隔离病房时,也遭遇了种种不适,但是她们都一一克服了。压力也是动力,护士肖英这样说:“每当看到患者主动从床上坐起来,为我们竖起大拇指的时候,让我们无法不拼尽全力,同时也是我们穿梭在隔离病房的最大动力。”当问及是否会担心安全问题的时候,她们说:“在这里,我们觉得很安全,每一次进入隔离区,都有专门的老师为我们把关,只有确认安全了才能进入隔离病房。”

支援期间,护士们收获了无数的感动,也收获成长的喜悦。无论是医疗护理上的每个小细节,还是对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判断,她们都记在心上,细细品味。在思索中进步,在实践中蜕变,在这段最有意义的历练中,她们感受最多的是渴望生存的信念和团队互助友爱的合作精神。

感恩  结缘附一共佑健康

在幸福之城的支援,留下了她们一辈子的印记,17个来自不同岗位的护士齐聚温医大附一院,共筑抗疫高墙。这个首度合作的护理军团,融合着浙江和温州护理人独有的温度和强劲的力量,奏响了温州护理在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的最强音符,也为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提供详细借鉴,为促进温州护理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乌云不可遮月,疫情不会挡春,破冰的希望已成燎原之势,为岁月静好,为春暖花开,为万家灯火,我们众志成城,负重前进!

特别感谢浙江省卫健委和温州市卫健委,钦点省、市、县的护理骨干组成精英梯队支援我院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同时感谢兄弟医院的鼎力相助,相信凝聚温州护理最强力量,必将赢取此次抗击新冠肺炎战役的最终胜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