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抗疫“医”线丨“男护军团”的使命

作者:林碧2 摄影: 编辑日期:2020-02-05 来源:急诊病区(100/400/410/412/413/21/22) 浏览数:3716

男护士,一群特殊的团队,同样的白衣,一样的情怀,为呵护希望的微光,他们迎难而上……

谢得力 请命赴武汉

谢得力,90后,呼吸监护室的一名男护士。工作6年的他一脸阳光,嗓音很有磁性,做事特别麻利。在同事的眼中,他一直是个靠谱的“暖男”。在病房里,他会用积极乐观的语言来安抚患者,听到他用顺溜的温州方言和患者沟通时,认真的态度,恳切的言语特别暖心。听闻需要医护人员支援武汉,他就积极报名了,可惜没有成行。当第二批支援武汉报名开始时,他又一次报名了。他对领导说:“抗击疫情,男护士有着先天的优势,我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又在呼吸重症监护室工作了这么久,专业素质强,身体棒,能扛能战,而且我叫得力,抗战也一定会给力,就选我吧!”

经过筛选,1月28日,他作为第二批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踏上了征途。临走的时候,送行的同事曾问他:“得力,你的女儿还年幼,你家人同意吗?”当时,他笑笑说:“我妻子是媒体人,她知道现在的形势,很理解我。女儿很乖,我没有后顾之忧。”家人的支持更加坚定了他参战的决心。在他心中,这是使命的召唤,这是护理的天职。到达武汉的第一天,他就把头发剃得短短的,以便胜任隔离病房繁重的工作。培训、考核、再培训、再考核,上岗前的历练让他迅速成长。很快,他就投入战斗,与武汉的医护人员共同抗击这场灾难。科室里的同事担心他的安危,通过微信联系到他。每一次,他都跟大家报平安,让我们不要担心,还叮嘱同志们做好防护。

雷步怀 毅然入六院

雷步怀,一个少数民族的男护士。他说:“看着每天媒体公布新增感染病例成倍的增长,武汉多地区被“封城”,目睹邻里乡亲们的恐慌,回想17年前自己被SARS困在校园,那种心情。身为共产党员,当冲在最前线。”几经商讨最终获得家人的支持,自愿请命加入抗击疫情一线志愿者团队。经医院统筹安排,他被分配到首批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的定点医院――温州六院。

他请命时,领导考虑到他的妻子也是本院监护室的医生,同样承担着繁重的救治任务,加上家中的二孩出生才两个月,让他再考虑。可他说:“我是急救专科护士,又是应急救护师,一直在急诊工作,这几年在急诊监护室又积累了应急救护的经验,我认为我最最适合去更艰难的地方。”他说,还有另一个原因是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想给家里的孩子做个榜样,学习做个正直有血性的男子汉。

在他多次请战之后,医院同意了他的申请,最后,在母亲的哽咽声中,他毅然启程。在六院,他被安排在重症负压病房。穿着闷热的隔离服,他奔忙在病床前,悉心照料每一个病患。他和寝室的几个战友们得了流感,在排除了感染可能性后,他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说:“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纷纷探望慰问及鼓励支持我们,我们内心深受鼓舞,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顺利完成任务,凯旋归来。

张占岭 临危挑重担

重症监护室可谓是医院中的“黄埔军校”,如果说里面的护士都是“特种兵”,那男护张占岭就是一个“军官”。他是年轻的急危重症专科护士,还是院内BLS(基础生命支持)考核的核心培训师,熟练掌握机械通气、血液净化、ECMO(人工肺)应用等重症监护专业技能。我院作为收治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定点单位,需要紧急筹建重症监护室,张占岭因为专业技能精湛,成为首批进入重症隔离室的人员。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他毫不慌乱,有序开展救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危重症救护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大家不要怕,新型肺炎也是肺炎,呼吸道护理非常关键,警惕多脏器功能衰竭,我们一定能战胜疾病。”他的话犹如一颗“定心丸”,稳住了病区医护的心。娴熟的技艺,沉着地应对病患每一次危机事件,身负重任的他,一如既往地冲在了最前线。

危难之时彰显力量,“男护军团”势不可挡。据悉,我院共有71名男护士,在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等重要岗位的他们身经百战,训练有素。在每一次突发应急救护任务中,总有他们伟岸的身影。“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经过各专业的磨砺,他们已经成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应急行动队,驻守在生命的最前沿,为健康保驾护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