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肝胆外科开展ICG荧光腹腔镜下联合亚肝段切除术






近日,我院肝胆外科首次开展ICG荧光腹腔镜下联合亚肝段切除术用于治疗肝恶性肿瘤。经术前辅助检查显示,该患者肝功能基本正常;吲哚菁绿15分钟滞留率4.3%;肿瘤直径约1.5cm,属于小肝癌,但肿瘤位置特殊,骑跨于中肝静脉,并且肝脏硬化程度较重。因此,我们经过详细的术前评估(包括三维重建),认为可以行包括S5腹侧段(S5v)及部分S4b段的联合亚肝段切除术。规划在术前行ICG正染肝肿瘤,术中结扎Glisson鞘后ICG反染非荷瘤肝组织,以期完成彻底的肝癌根治切除,并避免术中大出血及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按照术前规划,并在麻醉医师和手术室人员控制性输液等技术的紧密配合下该手术得以顺利实施。
我国为肝癌高发国家,其发病数占全球肝癌的40%~45%,手术切除是肝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微创腹腔镜肝切除的迅速发展,其适应证已经从简单的肝脏边缘病灶切除、左外叶切除、肝Ⅵ段切除等发展到半肝切除、肝段切除,尾状叶切除、甚至亚肝段切除等复杂术式。在腹腔镜手术中,如何更好地确定肿瘤切除边界是肝脏切除首先碰到的难题之一,如果切除范围过小,将不能达到R0切除;而如果切除范围过大,则增加血管损伤及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风险。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可反映活体状态下生物体内细胞分子水平的病变状态,能从细胞功能层面对肿瘤边界及肝切除范围进行高精度的识别与划定。拟行解剖性肝切除术时,可在术中通过正显示法或负显示法结合三维可视化技术清楚界定肿瘤边界,定位肿瘤与大血管关系,划定预切除的肝区或肝段范围,并进行精准肝切除,以期达到功能性、根治性肝切除。Meta分析证明,使用ICG可以显著提高切缘的阴性率。
此外,ICG荧光成像技术可以从分子、细胞水平层面实现微小病灶或转移灶的侦测;肝脏占位性病变(如原发性肝癌)的分化程度判定;肝切除后对肝断面进行残留肿瘤病灶和胆漏的检测等,在导航肝癌解剖性、功能性、根治性的肝切除术方面,具有独特的精准诊疗应用价值。目前,我科在余正平主任的带领下已成功开展荧光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及肝癌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