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七届四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春潮涌动,奋进的步伐格外明快!3月19日上午,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第十二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七届四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正式代表、列席代表和特邀代表等近300人共聚一堂,为推动学院、医院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温州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林曙红应邀出席开幕式。
林曙红代表市总工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她指出,近年来我院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改革攻坚、医院管理和服务社会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她希望院工会和广大代表永葆政治本色,引领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强化使命担当,团结广大职工建新功、立伟业;锚定共富目标,提升广大职工幸福感、获得感。
院党委书记沈贤代表学院、医院作工作报告。他指出,2022年,在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及温州医科大学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核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积极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连续三年排名全国前25位,创面修复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以我院为主体的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科首次进入全球前1‰,获批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时隔十年重开公园路院区急诊,派出近1700人次支援省内外疫情严重地区,公立医院责任担当全面彰显。
报告指出,2023年,全院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浙江省“两个先行”奋斗目标和温州医科大学争创“双一流”发展目标,以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导向,以高质量党建和风清气正的医院文化为引领,以改革创新和人才引育为引擎,以学科建设和医疗质量为抓手,锚定“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目标,全方位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为此,要重点做好8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实现核心医疗指标新跃升;二是,把握数智契机,抢抓未来医疗服务新蓝海;三是,对标十个一流,谋划教学改革发展新成果;四是,锚定医学高峰,打造学科攻坚突围新格局;五是,涵养人才生态,开创精准引才育才新局面;六是,发力效能建设,构建现代医院管理新范式;七是,强化后勤服务,保障医院运营发展新形势;八是,汇聚发展动能,擦亮党建文化品牌新底色。
大会由院党委副书记许慧清主持。
在随后开展的代表团分组讨论中,10个代表团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对《医院工作报告》《医院工会工作报告》《2022年度医院财务决算暨2023年度预算报告》《2022年医院工会经费收支情况和工会经费审查报告》《2023年服务职工十大实事入围项目》进行讨论和审议,大家针对学院、医院发展大局和职工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大会还隆重表彰了2022年度院级先进集体和个人、十二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优秀提案和提案办理优秀部门。
院党委与党支部书记、科主任代表签署了党支部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责任书、意识形态责任书、安全防范责任书及科主任目标考核责任书等。
沈贤在总结讲话中指出,2023年是我院高质量发展起势之年、关键之年,希望全院干部职工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大力弘扬温州人“四千精神”,在奋斗中凝聚升华,丰富完善“不是第一就是落后”的一医精神,坚持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传承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发扬和谐团结的协作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钉钉子”精神爬坡过坎,齐心协力推动医院在新征程中走好每一步。牢固树立“患者至上”服务理念,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走出一条突破瓶颈、跨越升级的学院、医院高质量发展之路。
沈贤强调,要凝聚共识,强化使命,在加强党的建设上持续发力。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全过程,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诚实践者,以人民为中心构建党建与业务“双擎驱动”的工作格局,以积极备考、主动赶考的姿态,持续激发医院高质量发展活力。
要锚定目标,争创一流,在纵深推进医院改革上持续发力。一要在提供一流医疗服务上下功夫,形成覆盖院前、院中、院后的全链条数字医疗健康服务,做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领跑者”;二要在汇聚一流人才资源上下功夫,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合力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生态;三要在打造一流学科上下功夫,做强创面修复和老年医学两个高峰学科,积极遴选发展“X”个高原学科。以病人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进一步推进肿瘤诊治中心建设。谋划大项目、大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要攻坚克难,团结奋进,在护航高质量发展上持续发力。以思想的再解放推动改革的再攻坚,坚持“敢”和“干”的劲头,保持“闯”和“创”的精神,齐心协力推动医院在新征程中走好每一步。全体党员干部要发挥头雁效应,推动强执行、抓落实成为工作的鲜明底色,努力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患者的“满意指数”和员工的“幸福指数”。
心之所向,虽远必达。让我们沿着蓝图和既定的目标,埋头苦干、奋勇前行,努力在新征程上作出无负时代、无负历史、无负人民的业绩,奋力开创高水平现代化强院建设新局面,为打造健康中国省域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重大标志性成果贡献“一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