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联合医学转化中心团队研究成果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





9月21日,我院联合医学转化中心研究团队在高质量T2(B)期刊《Advanced Materials》(IF=32.1)发表题为“Therapeutic DNAzymes: From Structure Design to Clinical Applications”的综述,本综述首先讨论了脱氧核酶的早期单药治疗和结构设计、审查了最新的行动模式,详细阐述了考虑催化核心和底物结合臂的结构稳定战略,并重点介绍了响应性载体构建、协同效应、最新发现的先进功能和脱靶问题,通过展示临床进展,阐明了基于脱氧核酶的治疗的关键临床进展,最后详细讨论了DNA酶驱动的治疗方法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和挑战。该研究在国科温研院联合医学转化中心研究员张宏博(通讯)带领下展开,胃肠外科沈贤教授为并列通讯作者,国科温研院联合医学转化中心闫家齐为第一作者。
DNA酶最早由Breaker和Joyce于1994年发现。它们的发现标志着治疗学和生物催化学的重大突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具有催化功能的DNA序列自然形成环。在过去的29年里,这些人造酶一直被积极用于生物传感和治疗。在生物传感领域,脱氧核糖核酸酶除了具有众所周知的金属传感活性外,还对细菌裂解物成分、生物靶标如DNA、微小RNA(miRNA)、和特定基因序列以及三磷酸腺苷(ATP)有反应。在本综述中,课题组剖析了治疗性DNA酶的时间演变,以及DNA功能材料的前景,描述了整个开发过程,从早期的结构修饰、疾病治疗方向和药物递送策略,到催化机制的最新探索、联合治疗策略和最先进的新功能。课题组清楚地展示了治疗性脱氧核酶的扩展,从早期的研究失败中获得经验,并对当前的技术表达了新的理解和应用思路、对目前的临床情况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近年来,我院联合医学转化中心重视学科建设,加强与温医大在生物材料等科研领域的合作。张宏博于我院任学科带头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相关领域发表SCI论文100余篇,JCR一区70余篇,于 2018 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张宏博研究员入职我院以来,以我院为第一单位发表 3 篇 JCR 一区SCI 论文(通讯作者),并于 2022 年 12 月入选浙江省海外引才计划创新人才项目,并于 2023 年 8 月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