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我院心血管内科黄周青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在《Redox Biology》发表文章

作者:黄周青 摄影: 编辑日期:2024-04-23 来源:心血管内科 浏览数:1885

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黄周青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Redox Biology》(IF=11.4,中科院1区TOP期刊),在线发表题为“Angiotension II directly bind P2X7 receptor to induce myocardial ferroptosis and remodeling by activating human antigen R”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并阐明了P2家族嘌呤能受体P2X7受体在血管紧张素II诱导的病理性心肌重构和铁死亡中的作用和机制。

封面.jpg

持续性心室重构可导致心功能障碍和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近来研究表明,铁死亡参与心脏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此研究旨在阐明在血管紧张素II (Ang II)诱导的心室重构中,P2X7R与铁死亡之间的作用及潜在机制。在此研究中,课题组发现心肌细胞铁死亡参与心室重构的发生发展,并首次证实P2X7R可作为一种新的、非经典的Ang II受体促进心肌肥厚和纤维化,其损伤作用与心肌细胞铁死亡有关。同时本课题组发现P2X7R可通过影响HuR(一种mRNA稳定性调节因子)的表达量及核浆分布,进而调控两个铁死亡关键分子GPX4和HO-1相应靶mRNA的稳定性,最终导致心肌细胞铁死亡、肥大和线粒体功能障碍。这项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P2X7R可通过直接结合Ang II在心室重构和心肌铁死亡中发挥关键作用,完善了P2X7R的生物学功能,为靶向P2X7R治疗高血压心脏损伤提供了新的策略。

机制示意图.jpg

据了解,该研究工作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温州市心血管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开展。我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黄周青、急诊科副研究员戴珊珊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心血管内科硕士研究生钟鑫、王康为为共同第一作者。

黄周青为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温州市心血管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卫生厅及中医药管理局等项目9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包括ESI高被引论文1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