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血液内科参与《高危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制定

作者:血液内科 摄影: 编辑日期:2024-11-19 来源:血液内科 浏览数:629

2024年初,由中国抗癌协会(CACA)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多发性骨髓瘤专家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经过多次讨论,制定了2024年版高危多发性骨髓瘤(HRMM)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我院血液内科主任江松福参与共识制定。参与指南制定的共识专家组成员单位包括国内各大多发性骨髓瘤诊疗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河南省肿瘤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瑞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南大学肿瘤研究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温医大附一院。共识发表于中华血液学杂志的2024年5卷430-435页。

uYPey6c5NyYVHwfOGwccvMYwz1Lx0ra7t50O0kKm.png

HRMM作为目前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诊疗的难点,其定义不断演化,探索新的预后标志物将有助于更好地识别HRMM。对于HRMM的治疗,建议应用不同作用机制药物的多药联合治疗并桥接auto-HSCT,以获得深度而持久的MRD阴性为治疗目标,从而延长患者OS期。

我院血液内科是国内外最早开展CAR-BCMA T细胞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心之一。早在2018年,江松福在美国血液学年会ASH会议上作了题为Low Dose of Human scFv-Derived BCMA-Targeted CAR-T Cells Achieved Fast Response and High Complete Remission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的大会报告。目前我院与国内多家大的浆细胞疾病中心密切协作,发起了多项浆细胞疾病的IIT研究,并参与了多项国内外多中心的临床试验。

我院浆细胞疾病的新免疫治疗方法的临床试验部分列表如下:IIT研究:达雷妥尤单抗联合泊马渡胺和地塞米松治疗新诊断系统性轻链淀粉样变性的多中心单臂临床给研究、快速自体GPRC5D-CART细胞治疗复发性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我中心参与全球/全国多中心的临床试验(部分):1). 评估抗人BCMA T 细胞注射液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受试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II期临床研究。2). 一项在既往接受过至少1线治疗(包括来那度胺和蛋白酶体抑制剂)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受试者中评价ELRANATAMAB(辉瑞BCMA×CD3双抗)单药治疗和ELRANATAMAB+达雷妥尤单抗与达雷妥尤单抗+泊马度胺+地塞米松相比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开放性、3组、多中心、随机III期研究。3). GR1803注射液(智翔BCMA×CD3双抗)在复发/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单次、多次给药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免疫原性和初步疗效的I期临床研究。4). 一项在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受试者中比较CC-92480(施贵宝“分子胶”)、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480Vd)与泊马度胺、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PVd)的III期、2阶段、随机、多中心、开放性研究。5). 评估注射用TQB2934(天晴BCMA×CD3双抗)在多发性骨髓瘤受试者中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的I期临床试验。6). 一项在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后比较Elranatamab(辉瑞BCMA×CD3双抗)与来那度胺的随机、双臂、III期研究。7). 一项IIIb期、多中心、开放性的达雷妥尤单抗长期延展研究。8).评价CM336注射液(康诺亚BCMA×CD3双抗)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多中心、开放性、I/II期临床研究。9). 一项评价CM313(SC)注射液(CD38单抗)单药及联合其他抗肿瘤治疗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初步疗效的多中心、开放性的I/II期临床研究。10). 一项在复发性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受试者中比较Iberdomide(施贵宝“分子胶”)、达雷妥尤单抗和地塞米松(IberDd)与达雷妥尤单抗、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DVd)的两阶段、随机、多中心、开放标签、3期研究(EXCALIBER-RRMM)。11). 一项在既往接受过1至3线治疗(包括一种抗CD38单克隆抗体和来那度胺)的复发性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受试者中比较Teclistamab(强生BCMA×CD3双抗)单药治疗与泊马度胺+硼替佐米+地塞米松(PVd)或卡非佐米+地塞米松(Kd)联合治疗的III期随机研究。

当前,我院血液内科中心除了BCMA靶点外,GPRC5D等靶点的CAR-T细胞治疗和双特异性抗体都在复发难治MM中取得良好疗效。新型药物及包含免疫治疗在内的新诊治策略有望突破HRMM治疗的瓶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