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商报】这种病会使中风风险提高5倍 每个人一生中有25%的概率得这种病





正常人的心率都是窦性心律,说明心电活动来源于窦房结,窦房结是控制心电活动的“总司令”。如果心房上有多个起搏点,都想来控制心跳,就会发生“叛乱”,整个心房不知道听谁的指令,没法进行整齐的收缩。于是,心房规律的搏动变成了不规律的颤动,就发生了房颤。正常情况下,心率为60次~100次/分。房颤会导致心房无规律、快速地跳动,心房率可达300次~600次/分。这时,房颤使心脏丧失了充分有效的射血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导致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后,可脱落并随着血流去到大脑、肺部、肾脏、下肢的血管等地方,造成该组织器官的血管栓塞。因此,血管栓塞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房颤的血栓栓塞部位,最常见的就是大脑,因此房颤患者脑中风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5倍。
温医大附一院心内科专家介绍,每个人的一生中有25%的概率发生房颤,但大家对它的认知程度却远远不及高血压及冠心病。但房颤不仅会增加脑卒中和血栓栓塞的风险,还可引起心衰、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心血管事件,还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甚至是痴呆,亦可损伤肾功能,对患者的机体机能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每年的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国内外指南均建议对于≥65岁的人群进行机会性筛查,对于≥75岁的人群进行系统性筛查。早期发现房颤并早期干预治疗,可以规避日后潜在的重大残疾和死亡等并发症。
对此,医生提醒市民,房颤是“有迹可循”的。早期识别房颤,可通过这六大信号警示:1.胸口怦怦跳,仿佛雷声滚滚、鼓声敲击或鱼儿扑通跳水等;2.脉搏强弱不等,有时候感觉漏跳一拍;3.用力时感觉气短;4.易疲劳,运动量降低;5.出现胸闷、胸痛;6.发生晕厥或头痛的症状。识别到房颤的“危险信号”,千万不要大意,尽快到医院检查,早期诊断有利于房颤的早防早治。
6月16日星期四下午13:30-16:30 | 南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赵初环 戴振宇 尤圣办 孙甜甜 |
6月17日星期五下午13:30-16:30 | 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黄周青 吴圣杰 陈冬雪 |
6月17日星期五下午13:30-16:30 | 娄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单培仁 方丹红 施翔翔 豆娟 |
6月18日星期六上午8:30-11:30 | 水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李晟 陈骁 厉贤敏 潘培培 |
6月19日星期六上午8:30-11:30 | 瞿溪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周浩 伍新雷 朱千里 张莉莉 |
6月19日星期天上午8:30-11:30 | 郭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陈长曦 刘俊 周希 滕艳文 |
6月26日星期天上午8:30-11:30 | 仰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计光 肖方毅 高瞻 王海双 |
6月29日星期三上午8:30-11:30 | 莲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苏蓝 陈一和 陈晨 冉慧霞
|
原文链接:https://h5.newaircloud.com/detailArticle/19265576_16498_wzsb.html?app=1&sourc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