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都市报】留温就医的效果怎样?看记者探访……






记者今天从温医大附一院了解到,近2个月来,该院就诊人数明显增加,其中很多是打算去外地就诊留在温州的大病患者。
黄老伯今年70岁,2020年7月,被诊断为肺癌,一直在外地某医院接受化疗和免疫治疗,虽然两地奔波很辛苦,但老伯身体状况还算一直稳定。今年3月,黄老伯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同时伴右侧肢体力气下降。到医院检查后提示:左侧额叶占位,首先考虑转移瘤出血。由于老伯此前一直在外地接受治疗,子女讨论后还是决定将他再次转到外地接受治疗。但突然紧张的疫情形势,打破了一家人原定的就诊计划。此时黄老伯右侧肢体活动进一步转差,出现无法站立、右手也无法抬起的情况。为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家属商量后将老伯送到温医大附一院神经外科就诊。
由于患者年纪大,又有肺癌病史,术前黄老伯的家属对手术效果颇为担心。接诊的神经外科主任苏志鹏就老人基本情况和治疗方案与家属进行细致沟通后,3月22日,黄老伯在全麻下接受了“神经电生理监测及神经导航引导下左额开颅肿瘤切除术”,还安排了康复科医生及时跟进肢体康复训练,患者症状快速缓解,逐渐恢复正常。术后8天 ,黄老伯出院时已能自主行走。“不仅病治好了,在本地治疗家里人照顾也方便,医务人员态度也好。”患者和家属对足不出温州就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方案表示非常高兴。
半月前,青田的王老伯因腹胀就诊于青田县人民医院,被诊断为胰头癌。胰腺恶性肿瘤一般发现时已是晚期,且多数病人术后容易复发转移,5年生存率不足5%,被称为“癌中之王”。而位于胰头部的恶性肿瘤,因病变位置十二指肠、胆总管、胰管三条消化管道的三岔路口,手术治疗采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一直是腹部外科高难度手术的典型,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被喻为腹部外科的“珠穆朗玛峰”。
由于王老伯病情凶险,手术难度大,起初家属考虑带他去外地就医。但限于疫情影响,就医不便,经过多方打听后他们来到温医大附一院肝胆胰外科求诊。接诊的杨文军主任医师仔细查阅患者的就诊资料后,立即组织相关专科进行胰腺肿瘤多学科讨论。讨论结果显示患者肿瘤位于胰腺钩突,未侵犯周围血管,通过腹腔镜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手术团队经过5个小时操作后,顺利切除肿瘤并重建消化道,术中病人出血不到100ml。目前王老伯恢复良好,将于近日出院。
来自温医大附一院的数据显示,4月中旬至5月中旬,该院门诊量跟往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近3.5万人次。在介入科一个月200余例住院手术病人中,有38位是转接自外地的,约占该科手术病人数的20%。今年4月,该院胸外科住院手术人数同比增加了18.91%,出院病人增加了22.05%,胸外科主持工作的副主任郑亮承表示,近期他本人的门诊量也增加30%左右,看诊时间普遍要延长1个多小时,科室医生工作量都大幅增加。
原文链接:https://wap.wendu.cn/article/id/520770
http://szb.66wz.com/newspaper?mediaKey=wzdsb&classify=0&id=10&publishTime=202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