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商客户端】温州脑卒中男性患者是女性2倍多 出现这些症状要尽快就医





在温医大附一院,每月神经急诊就诊量约2600-3000人次,其中80%左右为脑卒中患者。10月29日是世界脑卒中日,昨天温医大附一院发布临床大数据:就诊患者中最大年龄94岁,最小年龄14岁,发病高峰年龄集中在50-75岁之间,其中男性是女性的2倍以上。
高血压是最常见病因
46岁的李先生不仅有20多年的吸烟及饮酒史,还有七八年高血压病史,但他一直未引起重视也未正规治疗。2015年因出血性卒中曾在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情况良好。然而恢复正常后,李先生不仅恢复吸烟饮酒,平时不量血压、也不按要求服用降压药。去年冬天,李先生再次脑内出血进医院,虽经紧急治疗,但其病情仍持续加重并出现神志不清。
手术后虽保住了性命,但留下后遗,不能行走,不能说话伴智力下降,并且由于多次脑损伤还出现了肢体抽搐(癫痫发作),术后不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还需同时服用抗癫痫药物。不仅丧失了工作能力,严重影响自身的生活质量,也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负担。
温医大附一院神经内科医师冯靓介绍,脑卒中是年龄相关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群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脑卒中相关疾病的风险明显升高,血管壁更容易损失导致脑卒中发病。然而忽视高血压等疾病防控也会导致卒中发病年龄前移。
“在所有脑卒中当中,出血性卒中约占20-30%,常常为重症卒中。”温医大附一院神经内科医师冯靓介绍,温医大附一院神经急诊月就诊量约2600-3000人次,其中80%左右为脑卒中患者;在这些患者中危重患者约220-280人次,这其中50%为出血性卒中。
40-50岁病例明显上升
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中,最大年龄94岁,最小年龄14岁,虽然发病高峰年龄集中在50-75岁之间,但40-50岁年龄段已呈现明显病例上升趋势。从性别比例来看,男女比例为7:3,这与男性患者中同时存在较高比例的酗酒和吸烟患者,且可能同时存在其他的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温医大附一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徐慧琴介绍,在所有导致出血性卒中的原因中,高血压一直以来都是最常见的病因。由于对高血压就诊不及时,不愿监测血压及正规治疗,造成高血压人群长期处于血压控制不良状态。在某些诱因,如天气变化、酗酒、熬夜等触发下,导致脑卒中急性发病。因此健康成人的均需进行高血压筛查,特别是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对于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尚需进一步在高血压门诊就诊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可能。不论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一旦诊断均需进行积极治疗,继发性高血压尚需同时针对病因治疗。其他导致出血性卒中的因素还包括:血管本身病变,如血管畸形、烟雾病,肿瘤相关出血及抗凝药物使用相关出血等,因此脑出血患者需进一步住院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病因治疗及防控措施。
出现疑似症状尽快就医
尽管神经急诊绿色通道为脑卒中患者就诊提供给了最快捷的途径,但患者仍具有较高的死亡和致残风险。 2020年上半年就诊于温医大附一院神经急诊的707例出血性卒中患者的特征及发病1年后患者生存情况显示,发病1年的存活率为72%左右,发病的第一个月具最高死亡风险。高龄,大量脑出血、有手术指征而未及时接受手术及病情转归过程中严重并发症等因素均与患者发病1年内死亡风险相关。而存活的患者,有21%的患者有明显的影响日常生活的后遗症。
“常常有患者会问医师,做了手术是不是就可以恢复正常?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徐慧琴表示,脑内出血采取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挽救生命,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且手术本身存在一定损伤和风险,非必要情况下不需要采取手术治疗。707例出血性卒中患者中选择手术的123例患者,有14%患者术后出现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目前,国内外的防控经验都证实脑卒中“可防可控”。脑卒中的预防要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预防脑卒中,天冷了要注意保暖,提前加衣服。
“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医生表示,脑卒中的防控,需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有“三高”家族史、卒中家族史及存在不良生活方式的高危人群需定期筛查并坚持长期有效治疗。
对此,医生提醒市民, 对于已经发生过卒中的患者,卒中再发的机会比一般人会更大,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预防措施外还要按照医嘱定时服药,定期随访,减少再发卒中的可能。脑内出血的早期疾病加重的风险非常高,特别是发病第一个24小时以内。所以,一旦有发现家人或朋友出现脑卒中相关症状,如突发的口角歪斜、言语不清、一侧肢体无力或行走不稳等症状,应尽快尽早到医院就诊,以达到挽救生命、减轻疾病症状及改善预后目的。
此外,为让更多市民关注脑卒中防控,减少脑注重发病率,本周五,温医大附一院将在南白象院区南大厅举行义诊活动,届时有十几位神经内科专家坐诊免费看诊。
原文链接:https://h5.newaircloud.com/detailArticle/17475569_16498_wzsb.html?app=1&sourc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