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商报】温医大附一院为“地贫宝宝”开设爱心网课






商报讯(记者 张晨)早上8点语文,9点绘画,10点音乐……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里,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温医大附一院)就诊的21位地中海贫血症的儿童(以下简称“地贫宝宝”),通过云端的 “空中课堂”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而老师们是来自温州医科大学云端筑梦志愿服务团和温州大学美院艺韵晚霞实践队的志愿者们。
据了解,2019年3月,温医大附一院“贫髓相逢 筑梦同行”阳光地贫志愿服务队为“地贫宝宝”找来了老师,开设 “爱心课堂”,三年多时间里累计开课160余次,覆盖绘画、文化、英语、数学等课程,相关的卫生、心理辅导等健康知识,以及社会热点和学党史、学榜样等爱国主义教育。
“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隐形遗传病,只能靠造血干细胞移植根治。漫长的求医路,让他们错失了本该和同龄人一样享受美好童年、接受教育的机会。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教育,是困扰家长的心病,也是我们的心病。我们治病救人,不能只治病。身体治好了,心理干预和教育没跟上,也会成为社会隐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口素质提升都离不开教育。避免因病致贫、返贫,要从教育扶贫开始。” 温医大附一院血液输血党支部书记陈怡主任(阳光地贫志愿服务队负责人)介绍了开设爱心课堂的初衷。
最初线下的周末“爱心课堂”,因为疫情的出现,搬到了“云端”。宝宝们的学习意愿和能力非常强,长时间待在移植仓或居家,孤独、烦闷。把课堂搬到网络上,不管是在移植仓还是在家,都很方便。“你这个画画得真棒”“你唱歌这么好听呀”……孩子们在鼓励中重拾自信,变得开朗活泼,乐于分享和表现自己。
就在今年的这个暑假,爱心课堂还开展了 “建党100周年”主题活动,听建党故事,画英雄人物,看《建党伟业》《纵横中国》,唱革命歌曲,培养小朋友从小爱党爱国的情怀。
新闻+
“贫髓相逢 筑梦同行”项目介绍
温医大附一院的“贫髓相逢 筑梦同行”志愿服务项目,成立于2007年,以“为消除地贫而行动”为目标,“守护地贫家庭中国梦”为己任,“构筑和谐温暖的医患关系”为宗旨,将健康扶贫与经济扶贫、教育扶贫有机地结合,综合开展宣传、关怀和救助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项目获2020年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浙江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2021年温州市慈善先进集体奖等荣誉。
原文链接:https://h5.newaircloud.com/detailArticle/17197122_40460_wzsb.html?app=1&sourc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