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95浙江经济广播】医者仁心 敢于“挑战不可能” ---夏景林





夏景林,现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主攻肝癌的诊断、治疗等相关研究,他也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医30年,擅长疑难、复杂肝癌的介入治疗,在肿瘤血管生成、肝纤维化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医术精湛挑战不可能
55岁的夏景林,看起来儒雅睿智,说到肝癌的研究如数家珍。他说由于大多肝癌发现后,已到中晚期,目前,患者治疗费用昂贵且效果有限。夏景林通过大量的探索和临床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肝癌综合治疗观点,接下了一个个烫手山芋。从巨型肝癌肿瘤患者到黄疸指标奇高,伴有胸腹水等等症状,在国内外同行看来已经无解病患,在夏景林这里,得到了救治,有部分病人,生命延长了10多年。夏景林说,有一个45岁肝癌术后复发的女病人,经过他的介入治疗以后,不仅后来如愿做了妈妈,而且这个孩子现在已经读中学了,这在国内外都极为罕见。过去三十年里,夏景林一直潜心研究通过改良介入方法联合其他药物,延长晚期和终末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夏景林认为,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中能够治疗同行们不能治疗的疾病,能够让医学向前迈进哪怕一小步,这就是做医生最大的欣慰。
突破常规探索创新
夏景林常说的一句话是思路决定出路。据他介绍,能够治疗了诸多疑难杂症肝癌患者,就是在治疗思路上和传统的理念不同。在肝癌治疗方面,许多治疗是先治标,但是夏景林就结合实际病例,现在把治疗变成了先治本,或者标本同时治疗。夏景林说 “你要把从书本和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经过自己的思考加上实践,摸索出新的方法,提高到新的境界。只有突破现在的常规,医学才会有进步,医学的进步离不开每一次小小的突破。所以医生一定要有探索的精神”。
踏实前行收获成就
从学生时代就立志从医,到毕业教书4年,再到后来考研读博以及做医疗科研,夏景林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但在夏景林看来,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但每一步都应该踏实前行。疫情之初,温州是除武汉之外的重点疫情区,危重病人又特别集中在温州一院。于是夏景林带领团队加班加点加强防控,从公共卫生到临床治疗再到总结研讨,和许多专家一起会诊、研究,寻找有效的救治办法,每一步、每一个环节他们都扎扎实实。他们较早的总结出 “温州方案”以及创新性使用“沙利度胺”成功治疗危重症新冠肺炎,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高度关注,在温州抗疫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团队荣获“全国抗疫先进集体”称号,个人获“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迄今,夏景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夏景林还是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并同时兼任首届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主任委员和第二届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秘书长,是中国医师协会两个临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谈到接下来的科技梦想,夏景林表示,作为一个肝癌研究的医疗科技工作者,会用自己的行动献礼。他希望能够在肝癌的治疗和提前预警方面做更多的探索创新,推动肝癌研究引领国际水平。同时我也希望身边的人还有更多的人一起提高防病意识,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我愿意在做好医生的同时做一个医疗科普者,助力健康中国!
附:夏景林其它重要荣誉和成就
夏景林教授,还任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浙江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主持多个国自然面上项目,卫生部重大专项子课题等;多次获中华医学科技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此外,夏景林教授长牵头制定4个专家共识,申请注册国际临床研究试验项目2项;获“阿里健康战疫情・最佳生态合作伙伴奖”;推出的相关原创科普和心理辅导文章,最高单篇阅读量超20万人次。
原文链接: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TrJknEL?share_coun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