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温州客户端】暖心!温医附一院疼痛科收到一封八旬老人亲笔写的感谢信

作者: 张静 摄影: 编辑日期:2020-10-02 来源: 浏览数:2325



9月29日,温医附一院公园路院区管委会收到一位八旬老人亲笔写的感谢信,感谢疼痛科医生。信的背后是一段暖心的故事,该科室经常有人写来了感谢信,有人送来了锦旗……不同的表达方式讲述着医患背后的温暖故事。 

“我来感谢疼痛科彭宇医生”

写信的林老先生来自市区,今年80岁,患腰椎退变脊柱滑移,曾四处寻医,许多医生考虑到他高龄,劝他保守治疗。听人推荐了温医附一院(公园路院区)疼痛科林海医生团队后,林老先生于9月份在该科治疗,得到医护人员细心照顾,最终腰痛慢慢减轻了。这不,老人亲手写下一封感谢信,感谢接诊医生彭宇。

“彭宇医生的服务态度很好,当时他陪我聊了很多家常,就像自己的孩子那样贴心,还有治疗后的注意事项也说得非常细致。”回想起治疗的那段时光,让他非常感动。

林老先生信里说,在连续3周的治疗中,彭宇为他做左腰部位体外冲击波治疗和中频电疗,还不时和老人沟通,关切地询问老人的感受。

考虑到患者年岁较高,为了减轻老人的疼痛,彭宇医生每一次在老人腰部进行神经阻滞注射治疗时都十分谨慎,他精湛的技术和细心的服务,给老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老人能自己扶着起床,翻身也不疼了,行走也非常方便。

“传纸条”搭建沟通桥梁

记者近日联系上彭宇医生时,他刚刚给患者做完治疗,连连说:“这没什么,这是医生的本分,是一件很小的事。我们科室里每天接触的都是慢性痛患者,加上病情严重,他们会产生烦躁情绪,这时就需要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和心理安慰。”

随后,记者也联系上了科主任林海医生。他说,近年来,科室病人逐年增加,日门诊量达100多例,类似这样的暖心故事还真不少。有一次,一位聋哑病人在科室门口焦急徘徊,林海主任试着打手势与他们交流,随后又想到一个新的沟通办法:“传纸条”,带着他登记、检查、治疗,还利用科室里的小白板,把需要向患者说明的问题统统写了下来。

不久,这位患者送来了一面锦旗表达谢意。面对患者的真情感谢,他们也很感动,这是对他们工作的认可,也是他们努力的动力。

不断挑战更与患者共情

一直以来,该院疼痛科在持续推进“暖心服务”行动,不断增强患者就医幸福感和安全感。如每周周会上,科室人员集思广益,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团队通力合作,不断规范诊疗治疗方案;每个月还召开科务会,把治好病人,减轻病人痛苦作为最终目标,主动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给予患者和家属更多的人文关怀,帮助其重新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医生服务的对象不是一台冰冷的机器,难道病人明明很疼我们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林海主任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自己内心对于医患关系的思考。医疗技术在更新、医疗设备在换代、医疗理念在提升,在该科6位医生和4位护士看来,医生是一个更加注重终身学习的职业,只有希望不断挑战自我,通过创新的技术和细心的照顾,让他们少些痛苦。

目前该院疼痛科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方法层出不穷,有:神经阻滞、针刀、射频、微创等等,一个患者可以联合几种治疗方法,疗效非常好,疗程也有了明显的缩短。在他们看来,做一名具有人文情怀的医者,让医疗带着温度,温暖每一位患者,是一路上的追求。因此唯有不断给自己充电,才能把技术做得更好。

原文链接:https://h5.newaircloud.com/detailArticle/14098792_16679_wzwb.html?app=1&source=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