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晚报】这个肠道慢性病专门盯上青少年





16 岁的扬扬(化名)“闹肚子”已经有一年了。近期他做胃肠镜检查发现,他的肠子居然烂了一大截。经过诊断,他得的是一种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得了这种病,就好比得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样,需要终身治疗。
16岁少年腹泻竟是克罗恩病
16岁的初三学生扬扬从一年前就开始莫名其妙地腹泻、腹痛,过一会儿就好了,他以为自己冻着了,没当一回事。1个月前,他又出现了肛瘘。去肛肠科就诊,医生建议他做肠镜。没想到一检查,发现他的肠子已经烂了一大截。经过进一步检查,最后诊断他患的是克罗恩病。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炎症性肠病专病门诊副主任医师陈向荣介绍,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
肠炎。在20 年前,克罗恩病属于罕见病,温州地区一年确诊量仅为五六例。但近十多年来,该病就诊人数明显上升,且渐趋年轻化,该病如今已经成为消化系统的非罕见病。他们于2014 年开出炎症性肠病专病门诊,现在门诊每年都要收治近50 例克罗恩病患者,年龄最小的仅14 岁。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相比,克罗恩病专门侵袭青少年,平均发病年龄段在15 岁~30 岁之间,最多见的是处于20岁~25岁的年龄段,40 岁以上的不到10%。
大多数易误诊确诊耗时3个月
“我们碰到的病人,有六成左右是从各个专科转诊过来的,约四成是首诊来看炎症性肠病专病门诊或消化科门诊的。”陈向荣介绍,由于克罗恩病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极易被误诊,病人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常被误诊为胃肠功能紊乱或普通的胃肠炎;有些病人的症状表现为血便、肛瘘等,会去看肛肠科;还有部分病人症状表现为消瘦、贫血,会去看血液科。
他曾经接诊过一个14岁的女孩,贫血,停经半年。家长带她辗转了多家医院,始终缓解不了贫血、营养不良的症状。后来转诊到他的门诊,被确诊为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可通过肠镜进行初步诊断,但由于大部分医生一般不关注小肠部分的检查,以致于疾病的诊断容易被延误。此外,一些基层医院的医生也容易误以为是慢性肠炎。10 年前,一个病人要确诊克罗恩病,平均要看3 家三甲医院,历时二至三年;现在,平均要看2 家三甲医院,历时3 个月到半年。
前不久,陈向荣在急诊会诊时碰到了一名30 多岁的克罗恩病病人。该病人由于消瘦、贫血,在血液科看了2年的病,直到前不久发生肠穿孔,被送到急诊,他才得知自己其实患的是克罗恩病。
治疗已与国际接轨提倡地中海式饮食
陈向荣介绍,在二三十年前,在克罗恩病的治疗上,医生往往束手无策,极少有针对性药物。如今,在治疗上
已经与国际接轨,目前有4 种生物制剂,并且有一种还纳入了医保。
到底什么原因会引起克罗恩病?陈向荣介绍,克罗恩病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环境、饮食习惯和
遗传等有关。陈向荣提倡青少年也要进行“地中海式饮食”: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为主,尽量少吃烧烤、麻辣烫等重口味食物。
陈向荣提醒,如果青少年出现长时间腹泻、腹痛,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应及时到专病门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