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温州都市报】温医大附一院专家二赴世界屋脊嘉黎开展医疗卫生合作交流 变“输血”为“造血”,打造医疗援藏新高地

作者:陈忠 摄影: 编辑日期:2024-08-06 来源:温州都市报 浏览数:931

  1722914265532.png

        今年是温州对口援藏三十周年,温州市卫健委与温州援藏工作组共同实施“嘉有温情”援藏公益医疗活动。7月8日至13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团队副院长陈咨苗带领专家团队,远赴西藏嘉黎等地,进一步深化温嘉两地医疗卫生合作交流,提升西藏地区医疗服务水平。

  早在2020年8月,该院已经派出专家奔赴西藏嘉黎县,授予嘉黎县“创伤修复与再生医学中心高原救助基地”,通过到嘉黎县筛查与手术、网络培训等援助工作,探讨高原难愈合性创面患者的解决方案,从“输血”变为“造血”,打造医疗援藏新高地。

  心系乡梓,高原送医

  7月9日上午,来自温医大附一院创面修复与再生医学中心的专家们在海拔3600米的西藏拉萨,为西藏温州商会的温商和员工开展了义诊活动。

  陈咨苗为他们进行了详细的内科检查。他特别关注高原地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等问题,并针对性地给出了预防和治疗的建议。温医大附一院创面修复科副主任陶克针对创面修复等外科领域的问诊乡贤们,作出评估,给予专业的指导和诊疗意见。温医大附一院创面修复科主管护师长陈好则为乡贤们测量血压和血糖,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健康建议。

  专家们的专业性和亲和力得到了乡贤们的一致好评。他们表示,虽远在异乡,仍感受到家乡医院的关怀和温暖,这样的义诊活动不仅为他们解决了实际健康问题,也增进了他们与家乡的联系。

  跨越山海,共筑康健

  7月10日,肤生工程医疗团队,经过6小时的长途跋涉,跨越了海拔5000多米的山口,克服了缺氧高反症状,奔赴海拔4500多米的嘉黎县中心医院人民医院分院。

  陈咨苗带领创面修复与再生医学团队,与嘉黎县中心医院人民医院分院就创面修复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疑难病例远程会诊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

  陶克与肤生工程专家团队在该院开展创面修复义诊活动,先后接诊了10余名慢性难愈合性创面藏族同胞。其中,60岁的晋堆和53岁的普朗因严重的静脉曲张疾病导致长期腿部皮肤溃烂,痛苦不堪。经过专家团队系统评估及讨论,决定联手为两名藏族同胞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从当晚6时开始,由于当地医疗条件受限,陶克专注于晋堆小腿溃烂创面的修复。

  陈好全程参与手术室的相关工作,苍南县人民医院援藏干部、嘉黎县中心医院人民医院分院副院长陈能阜担任陈咨苗的助手,全力配合做好关键工作。

  由于嘉黎县海拔高,专家们需要一边吸氧一边对抗高原反应。手术进行期间,专家们不断调整手术策略,确保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整个手术历时5个多小时,直到深夜11时40分才圆满结束。尽管疲惫不堪,但专家们心怀成就感,因为他们不仅完成了高难度的手术,更为藏族同胞修复创面,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

  建立基地,送医上门

  嘉黎海拔4500多米,当地藏族同胞因常年在高寒、高海拔、低氧自然环境中从事放牧与伏地挖掘虫草,下肢静脉曲张性与劳作性溃疡发病率较高,其创面因为当地医疗环境较差,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溃疡迁延不愈,痛苦难忍,一些藏胞因此丧失劳动能力。

  2020年,温医大附一院将“创伤修复与再生医学中心高原救助基地”授予嘉黎县。此后, 该院与嘉黎县中心医院人民医院分院多次召开视频会议,为其进行网络教学与培训,并筛选出一批相关患者进行重点诊治。令人欣慰的是,一次次远程视频会诊让当地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同时,培养了嘉黎县中心医院人民医院分院院长格桑平措等人才。

  陈咨苗说,医疗援藏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希望通过常态化、精准化的援藏帮扶,提升藏区“造血”功能,为藏区培养优秀医生和医务人员,真正造福高原地区百姓。下一步他们将重点培养嘉黎县难愈合性创面人才,送医上门,惠及更多患者。


原文链接:http://szb.66wz.com/newspaper?mediaKey=wzdsb&classify=0&id=10&publishTime=2024-07-17&curEdition=08&showArticleDetail=true&docId=22338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