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组织召开2016级“5+3”一体化人才培养学生座谈会





7月23日下午,我院教育处组织召开2016级临床专业“5+3”一体化培养学生进行座谈会,教育处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以及2016级“5+3”学生参会。
“5+3”培养模式是我校推行的本科与研究生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自2015年开始招生,学制为8年,学生生源优质,是我校的特色品牌。学生将在第四学年结束前实施专业分流,按要求选择导师及专业;第五学年结束后,正式进入我院进行研究生阶段培养,培养类型为专业型研究生。
2016级临床专业“5+3”是我校第二批以该模式培养的学生。目前学生正处在选择的关键时期,教育处及时召集学生进行沟通座谈,了解需求,同时对学生在导师选择、今后培养目标、发展方向等存在的问题答疑解惑,希望对他们起到方向引领的作用。
会上,教育处处长陈钢首先表达了对学生的殷切期望,他认为“5+3”一体化学生生源优质,思维灵活,希望能在各部门和导师的协调配合下,进行优质化教育,让学生在圆满完成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外,也能在科研上有更多的突破,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全面的医学人才。
朱丽青副处长详细介绍了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培养要求、毕业及学位授予条件,同时对比了“5+3”培养学生的优劣势,强调学院对“5+3”学生非常重视,希望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资质优势,让学生在临床水平和科研能力上齐头并进。
随后,教育处针对学生的科研意愿、培养目标、激励方式、毕业期望等意向进行了问卷调研。
最后,学生与教育处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同学们积极发言,对导师选择、临床实习与科研安排等问题提出困惑,相关负责人耐心解答,对一些政策层面的问题予以记录以待后续沟通解决。
教育处将在会后结合会上及问卷调查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与学院办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落实相关政策,促使“5+3”一体化学生能真正实现优质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