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医”线丨一线的她们来自急诊病区





自疫情爆发以来,急诊科格外忙碌,不管是驻守科室,还是支援隔离病房,越来越多的急诊人日夜兼程,迎难而上,为万家灯火,为坚守梦想而奋战在最前线。在急诊后防线上的412病区护理人员,同样秉承急诊人的优良传统,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请缨投身战“疫”,用汗水和智慧践行担当和使命。
感控哨兵张芬芬
不管是申请支援武汉,还是支援院内隔离病房,护士张芬芬每次都是病区里第一个报名的护士。2月21号,张芬芬以感控监督员的身份进入641重症隔离病房工作。因为原先就是负责病区的院感督查工作,因此她对于防护监督岗的职责和内容驾轻就熟。工作时,她象一名警惕的哨兵,以一双“火眼”,认真检视医生和护士穿脱防护服步骤和细节是否规范,确认没有问题后才给与“放行”。在病房,她每日严格执行消毒剂的配置、环境紫外线消毒、器械消毒等,并护送患者外出进行各类检查。当同事问及工作是否辛苦时,她总是腼腆的笑笑:“医生和管床护士照顾病人很辛苦,我只是负责医生、护士、工友的督查,没什么特别的。”事实上,“感控”并非小事,是保障医护的生命安全,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关卡。感控员更要具备“绣花针”的精神,细致严谨地进行工作,为实现零感染的终极目标助力。
美少女战士周影
年轻、靓丽、时尚是科室护士周影的代名词。面对疫情,她勇披铠甲,于2月23日加入611疑似隔离病房的抗疫一线队伍之中。报名时,她说:“我年轻,精力好!最适合代表医院去消灭病毒!”611病区收住的是疑似患者,因发热伴有种种不适,最糟糕的是等待“是”与“非”的煎熬,心情是可想而知的焦虑与惶恐。面对这些情况,周影充分发挥她的亲和属性,耐心地与患者沟通,努力倾听他们的痛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安抚患者,同时,她用轻稳娴熟的操作竭力减轻患者的不适。她说:“在这里,我的任务就是照料和保护他们,虽然我现在不能确认谁是传染源,但他们都是我的病人。”是的,在她的词典里没有“是”与“非”的宣判,只有专业的照护和时时的安慰,急患者所急,帮患者所需,是“美少女战士”的正确执行方式。
资深干将陶微微
陶微微已经有15年护龄,也是一位二胎妈妈。从过年至今,女儿果果和儿子皮皮一直呆在乐清老家,她照常上班没有回去探望。果果老是在视频里问她:“妈妈,病毒怪物什么时候才能被打败,你什么时候回来接我?”面对女儿的追问,她总是含糊其辞,而面对支援的召唤,她却毅然选择了参战。
3月4日,她来到收治疑似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411过渡病房。在隔离病区,做好防护是重中之重。为防止交叉感染,患者都是单间安置。护士每进一个房间护理患者,都需要把物品准备好,并重复穿脱防护用品。在繁琐的穿脱和在防护服隔离衣厚重的包裹下,她笑称:“感觉视力、听力都下降了,提前感受下老年时那种半聋半瞎的状态。”
第一天在隔离病区工作时,她就遇到一个难题。一个应用无创呼吸机的老年患者,高浓度给氧下呼吸还是有点费力,为安全起见,医生建议患者暂时禁食。一到病房,患者对她说:“护士,我饿了,想吃饭。”她请示过值班医生说可以试试。于是,她先给阿公加上鼻塞给氧,然后迅速脱开患者的面罩,用勺子稳稳地喂一小口,再罩回面罩观察一下,等阿公咽下去,再喂上一小口。在一次次重复上述动作的同时,她还要留意患者的呼吸状态和血氧饱和度。就这样,阿公开心地吃完了小半碗的饭和菜。虽然汗流浃背,但是她还是很高兴:“事后有人问我怕不怕,说实话在照顾阿公的时候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即使他是确诊的患者,我也觉得应该满足他这一个小小的要求。”
小小的需求,大大的情怀,平凡的付出,敬业的姿态,这正是:急诊之下无弱兵,迎难而上真性情,病区虽小志向大,戮力同心砥砺行!我们坚信:一条路,坚持走下去,必定驱散阴霾,迎接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