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医”线丨逆光时刻,并肩同行





疫情就是集结号,时间就是生命。在接到护理部的通知后,342病区副护士长陈淑珍第一时间带领第二批主动报名支援隔离病房的护士入驻到621病区开展工作。面对全新的环境,繁重的工作量及强大的压力,陈淑珍和院感监督员张苗苗连续多天加班加点,整理物资,划分职责,调整流程。3周共同奋斗的日子不知不觉中很快飞逝,来自各个不同科室的她们是一个全新的团队,但又是那么默契。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听听她们的心声。
482张苗苗 “后勤保障,安全保障”――院感监督员
621病区主要收住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在这里我承担着院感监督员的职责。为预防患者交叉感染,一位患者收住一个单间,虽然患者人数少,但我们的工作量也很大,进出每位患者的房间,均要穿脱防护服或隔离衣。作为院感监督员,我每天协助护士长完成物资清点供应、监督和指导各工作人员防护服穿脱,和工友一起做好清洁区,以及做好潜在污染区、污染区的清洁消毒工作!其中,最最关键的是,我绝不能让我们的姑娘“裸”着去打战,每天三次各个缓冲间的物资必须都要备足,保证日常所需!
另外,病区进出院频率快,终末消毒也是大工程,每个房间平均都要约3小时才能完成,我都是亲力亲为和工友一起完成。有一天5位患者出院,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
这是一段珍贵的回忆,一段天天和紫外线灯、含氯消毒水、过氧化氢溶液泡在一起日子,永生难忘!
243徐洁:我的抗疫之路
没有慷慨激昂的陈词,也没有什么鼓动人心的豪言壮语,我就简简单单地收拾了一个16寸的行李箱,告别亲人,冒着被病魔缠身的危险,穿上白衣战袍,奔赴一线,救死扶伤。
我只是医院的一名普通护士,疫情爆发之前,每天上班下班、打针发药,波澜不惊。即使疫情爆发之后,也是每天往返医院和宿舍,两点一线,上班下班。只是N95的痛,不勒过的人不会懂,防护服的闷,没穿过的人不会明了。好在护士长会发些防压疮的软膏和修护霜,也会在疲惫的时候打打鸡血;好在我们医院很体恤每个一线的员工,吃的喝的用的,应有尽有,还会犒劳家属,发慰问品;就连世贸大楼的灯幕,也整晚打着“向战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致敬”的标语。
组织和人民给的太多了,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相比得到的,我付出的真的太少了,国难当头,为国捐躯,亦在所不惜。
392李新幼
我非常庆幸参加了这次的支援行动,在这里结识了一群非常可爱的战友,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一期一会,弥足珍贵。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的第一次中班。那天接班过来,发现有五个患者出院,意味着有五个房间需进行终末消毒,那天几乎所有人都很默契地留下来加班,没有一句抱怨,尤其是张苗苗老师一直在病房进行终末消毒,我都洗好澡出来了才看见她走出来,看下时间,已经是23时56分了!这对淑珍阿长和苗苗老师来说是常态,她们三个星期来鲜少休息,即使有时候也会说很累,但总会说再坚持坚持,她们的敬业精神让我很倾佩,有她们在,我们很安心! 其次让我感动的是这里的患者和家属。他们对我们的工作都非常理解配合,有一次天气突然转寒,早上比较冷,送过来的饭菜都快凉了,但条件有限,无法将这些回温,送到他们手上时,我心里很愧疚,对他们说,不好意思,饭有些凉了。他们却并未计较半分,有个家属还安慰我说没事没事。手上的饭也许是冷的,但传递过来的心情却是暖的!
641廖小娟:记忆2020抗击新冠肺炎
当大家还在计划着去哪里玩、和谁一起聚餐、吃几顿喜酒的时候,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让2020年有了不一样的开端。
每个时代都有英雄,当大家都在高歌现在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是这个时代的英雄的时候,我想说我们不是英雄,穿上白大褂、穿上防护衣,我们就肩负这个责任,我们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家,为人儿女、为人父母、为人妻子丈夫。这个时候,作为感染内科的护士,当义不容辞!告别两个年幼的孩子,简单行装,踏上抗疫路。
防护服,能清晰的感受到身上的汗珠一滴一滴下来,湿了一套洗手衣;护目镜,雾里看花。那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陪人是他女儿,三层手套为他打完留置针后,我嘘了一口气,为他固定好留置,调整速度,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接下来就是做清洁消毒的工作:擦拭物表、含氯消毒液喷洒墙面等。一切都是日常工作。第二天还是我进去阿公的房间做治疗和消毒。这个时候,他女儿就站起来说:“护士啊,你们都辛苦了,昨天我都看你做了,今天我来做吧,反正我在这里也没别的事情。”这一刻,有个人懂你,好像有一缕阳光拨开那雾里看花的眼睛,不经意被感动着!阿公状态看着好了,进来的颤颤巍巍,后来腰杆挺直了,只是肺CT显示炎症还是很多,祝愿老人家早日康复!
这一次是我第一次离开老公和孩子,家人的付出和照顾让我没了后顾之忧!休息的时候,我不敢跟孩子视频,怕自己会忍不住因为思念孩子,想哭。后来,老公还是视频电话打过来,一接,孩子脱口而出,就是“妈妈,我想你!”孩子说:“妈妈,奶奶说你在外面杀病毒,杀完了就回家,外面病毒杀完了吗?”那一刻,我为自己听话的孩子和给力的家人泪目了。
没有散不去的阴霾,相信我们会拨开云雾见青天!
53钟林林
这段时间有过恐惧,彷徨,无奈,但是我相信多年以后想起这段虐心的经历,我们依然会觉得美好,毕竟我们患难与共,这是一场革命般的友谊。期待我们能在春暖花开时再次相遇,到时候的我们面对面已经不再需要口罩,也不再只靠眼睛来识别对方,能把灿烂的笑容坦坦荡荡的露在阳光下。
261钱素静:没有什么伟大,只是因为有需要我就去。
进入隔离病房防疫一线后,随着对疫情认识的加深,看着每天实时更新的疫情数字,慢慢地也开始有些许担心,还是怕死。可一旦进入工作状态,所有的担心便不存在。严密的防护,细致的感控,时时的培训,有力的后勤,每日的关心,都是我们全心投入工作的最强保障。慢慢地,不再担忧,不再害怕。我们收治的主要是新冠肺炎疑似患者,他们进入隔离病房后就不能出去。但他们配合支持我们的工作,病房每日两消时一句“谢谢,辛苦啦!”久久地温暖我们的心窝。
362陈乐静
今年过了一个不平凡的正月,新冠肺炎肆虐,每个人都在担惊受怕着。在这个时候,我接到通知来支援隔离病房。接到通知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多想法,可能早在选择这个职业的时候就已经想象过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我们义无反顾。曾经犹豫过是否要告知家里人,只是怕他们会担心,也担心他们会反对,但好在他们都还是很支持我。在隔离病房上班的这段期间结识了一帮乐观向上的同事,收获了来自医院、科室、同事、亲友满满的关心,支撑着我信心满满的度过每一天,唯一难受的是人太胖,防护服一穿就满身大汗。这段经历将深深印刻在我的记忆里。
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只要我们众志成城、携手并肩、守望相助,就一定能战胜病毒,赢得胜利,也一定能共同守护好我们美丽的家园。
361 陈双
接到进入隔离病房通知后,面对未知病毒的恐惧和不安,安慰着家里为我担心的老人,和看着家里两个小孩眼里的天真无邪,心里可谓是五味杂陈。但是这是我的使命,只能放下自己的胆怯和忧心,大义凌然的奔赴抗疫战场。
刚进去的前几天不适应,觉得自己真的会闷在n95和防护服里面,上班的每天却都充实忙碌,两点一线。还记得有一天,一位患者和我抱怨自己在这里面花了一百多块钱的流量费,因为年纪也比较大,所以都没有注意这些,也不知道怎么处理,我就帮他拨打了10086,帮他解决了,然后他就连声向我道谢!那时候觉得自己背后也是有光辉的,因为这时候,只有我们能帮助到他们。
虽然我们只是普通的护理人员,但就是这颗螺丝钉发挥着它的作用,努力让这场抗疫战争早日取得胜利!
641马可可
2020,以为新年是美好的开始,早早地向护士长申请大年初二回家(一年没回家了),买好了车票期待团圆的日子。然而,一场新冠肺炎的疫情,打破了所有美好的幻想!我们要开始组建隔离病房,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当下,毅然退了回家的车票。
经过培训之后,进入隔离病房,我们621病区主要收治新冠肺炎疑似患者,不仅要做到自我防护,还要避免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交叉感染,所以我们每天除了护理患者之外,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穿脱那一套防护隔离装备。因为大多数的防护用品是各方捐赠的,所以款式颜色都不同,虽然我们每天都尝着防护口罩的痛和防护服的闷,但是我和同事们开玩笑说“每天还可以换造型呢”!
21天隔离病房工作顺利结束,马上给电话那头的妈妈,报一声平安!“妈,等疫情结束,我就回家看你”!越是艰难处,越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要相信,困难会过去,风雨会平息,人生也一定会有如期而至的希望与美好。
芳圆组合: 641 黄芳芳 472 黄圆圆
自从来到这个团队,有了淑珍阿长的亲切和苗苗老师的仔细,我的忐忑和担心慢慢消散,工作一步步对接上了。大家在一起很团结,什么事都是大家一起干,姑娘们都是我来我来……任劳任怨,让我感觉很温暖。每次中夜班,我的同事圆圆总是说“我来我来”,真的不好意思,太不好意思了。上办公班的时候,每次要进去的时候,她们都会说,你办公班就不用进去了。真的,很过意不去……感谢这个团队让我收获很多,很亲切,很温暖。大家说说笑笑,度过既漫长又短暂的隔离工作。
95后护士何林瑜、许新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虽是一名95后护士,为打赢这场新冠肺炎阻击战,我责无旁贷!在层层防护服之下,在N95口罩的覆盖下,我们虽然连一起工作的战友的脸都未曾瞧着一个真切,但是我们目标是一致的,我们热血涌动的心是一致的。
怀揣最初的心,走最远的路。在支援期间,我看到了领导统筹各方的辛苦。陈淑珍副护士长临危受命,带领十三位护士入驻621隔离病房,把我们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携手迎难而上。为提高人员感控意识,打造医护人员“零感染”,质控员张苗苗付出了极大的心力,从标本处理,监督防护服穿脱,含氯消毒液配制,终末消毒等,谆谆叮嘱。在隔离病房,我们不仅仅要做的是各项护理操作,患者充满希冀而紧张的眼神,使我们意识到,安抚患者的情绪更是重中之重。
在我们义无反顾往前冲的道路上,医院成为我们防御病毒的护盾。在生活各个方面,都为我们打点完善,力求完美。甚至不远千里,为我们家中父母送去口罩和慰问品,也曾多次问询我们家中是否需要帮助,让我们知道我们只需心无旁骛的与病毒作斗争,后顾之忧自有医院帮我们解决。
这是意义非凡的一年之始,没有人山人海,没有车来车往,我们远远的问候,口罩遮不住微笑和温暖。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请相信,我们会凿开一个被治愈的春天!
于我们,有一种别样的感情叫战友情,来自不同科室的我们,因为疫情共同奋战在一线。逆光时刻,我们并肩同行,迎难而上。我们亦坚信,雾霾必将散去,疫情必将终结,而我们终将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