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医”线丨抗疫路上的践行者――陈洁





身为一位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一位党支部委员,ICU副主任医师陈洁知道,疫情即是冲锋号,早早便主动请缨加入隔离病房的一线工作。
2月13日,刚下夜班的陈洁交接完科室病房繁复的工作后,因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任务急,当天她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隔离病房的患者救治工作之中。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时值隔离病房抗疫最关键的时候,陈洁主动承担起641病区小组长的位子,除了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陈彦凡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参与重症患者的查房、医嘱讨论及处理、咽拭子采集等,她还负责向专家组和领导汇报患者病情,做好隔离病房与病房外的沟通工作。同时,她还要给同事们排班,协调物资、器械的搬运、储存,协助护士长保障医疗安全。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纵使工作琐碎而耗费精力,她也从无怨言。“抗疫无小事”,她一直是那个践行者。
2月20日,对陈洁来说是特别的一天。一位患者出现血压下降,血红蛋白下降等情况,伴随着酸中毒难以纠正,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她患者病情急剧加重,随时可能需要抢救。于是从早上9点穿上厚重的防护服进隔离区查房开始,直至中午12点,陈洁持续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多次向领导及专家汇报、讨论一线病情,及时调整医嘱、呼吸机参数。在她的细心呵护下,患者血液酸碱度纠正,乳酸下降,病情稍转平稳。心系患者的她,中午随意扒了两口饭就再次穿上防护服进入隔离区。不久,患者病情再次转危,她在与隔离病房外专家、领导保持密切联系之余,为患者行动脉穿刺、PICCO置管,防护服厚重,不便于精细操作,一套操作下来,内衫早已湿透。而后,修改医嘱、调节参数,即使身体疲惫,她的大脑也从未停止思考。不知不觉中,已经是夜里23时,夜班同事都已经进来了。原来,她在里面已经呆了10余个小时。病情危重,刻不容缓,精神的高度集中,时间竟飞也似地流走。
3月2日下午,一位重症患者突发消化道大出血,解大量血便,伴有血压明显下降,乳酸升高,陈洁第一时间予以积极输血、止血、抗休克治疗,并及时向领导和专家组汇报病情,联系病房外会诊专家行急诊内镜治疗。特殊时期血源紧张,她积极联系中心血站转送急血至医院,直至次日凌晨,患者血压回升,血红蛋白逐渐上升,病情趋于稳定,她才安心回宿舍休息。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就是陈洁在隔离病房工作期间的日常。
2月28日,本应是陈洁撤离隔离病房的日子。因患者救治需要,陈洁再三要求继续留在641病区参与抗疫,领导也被她的赤诚打动,批准她继续待在隔离病房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身为一位党员,陈洁从未忘记当初立志从医的决心就是救死扶伤。不仅她本人如此,她的爱人――我院的检验科同事,也从年初开始始终坚持在抗疫前线。家人对陈洁的工作也格外支持,家里人怕她工作分心,连她姑父在疫情期间去世的消息也一直瞒着她,直到她无意间发现后,依然强忍着悲痛坚持工作。
无数个白衣天使、热血精英,他们相聚于此皆为同一个目标――抗击疫情,治愈患者。“我将与同事们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坚决打赢打胜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抗疫一线彰显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是陈洁进隔离病房前,告诉科室同事的话语。拳拳医者心,日月可鉴。陈洁,一直是抗疫路上的践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