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医”线丨95后医学生在战“疫”中成长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士兵,更是一名医生,我自愿申请返院值班,听从科室及医院安排。若医院需要,我愿主动申请至发热门诊及感染科等相关科室进行志愿工作。”
“温州作为浙江疫情最严峻的地区,正需要医护人员挺身而出的时候,我迫切感受到自己作为一名准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自愿加入这场防控新冠肺炎的战斗。”
“我自愿留院,服从科室安排,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疫情爆发以来温医大附一院研工办主任陈小英老师经常收到研究生们饱含热情,亲笔书写的《志愿返岗申请书》和《请战书》。尽管学校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暂停了研究生的临床工作,但是,他们仍然主动要求返岗工作。
“看到急诊一线的老师们都在超负荷的工作,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继续留下来和老师们一起作战,能帮忙分担一点是一点。”2017级急诊医学研究生许晓函,主动参与到临床一线工作,从年前开始连续奋战了30多天。“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作为医学生,医学是誓言响在耳畔,疫情面前,我更不会退缩。”去年就没有回家过年的她,面对疫情,毅然选择坚守疫情最初的防线。
党辉和胡杰既是研三的临床型研究生,也是退役的大学生士兵。党辉说:“可能在老师眼里我们还是一群孩子,不愿让我们冲在一线,担心我们会有感染的风险。可是,我是一名党员,也是退役军人,不久就会成为一名一线医务工作者,这个时候为防控疫情做点事情我觉得是责任,也是使命的召唤。”他们召集硕博医学生成立“战疫”志愿队,加入“nCov Relief 支援行动”,发挥医学生的专业优势,线上为湖北、武汉等地未确诊及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治疗提供支持,缓解疫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不足的压力。“疫情可怕,丧失战疫的信心更可怕。我们虽然不能直接战斗在抗疫前线,但是尽己所能为疫区的患者提供防治建议,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心中特别踏实。”胡杰说。
疫情爆发后,温州抗疫形式日益严峻,因为对疫情的误解和网上错误的舆论引导,民众惶恐不安。为了坚守舆论阵地、传播科学、传递信心,感染内科博士研究生潘彤彤、蔡超以及呼吸内科研究生苏立晃自发组织硕博“抗疫”宣传志愿队,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以视频、图文、海报等多种形式为公众第一时间提供实用、专业、准确的防控动态、一线故事、权威辟谣等,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夺取抗疫胜利鼓劲加油,深受同学们的好评,引发广泛社会反响。
2017级妇产科学专业研究生吴文烈,腊月二十八值完夜班,除夕当天才赶家和家人团聚,初二又回到科室上班。“也帮不上什么忙,正常上班,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为科室,为医院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是我能想到对抗击疫情最大的支持”。朴实的话语真诚又纯粹。
面临突如其来的疫情,95后医学生们用坚守和担当,承载了生命的责任,用青年医者特有的能量参与抗疫之战,践行着医学生的铮铮誓言。雨打风吹后总能见彩虹,95后医学生正在前辈医者的引领下迅速成长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