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抗疫“医”线丨在一呼一吸之间守护着人民健康

作者:杨娇弟 摄影: 编辑日期:2020-02-19 来源:泌尿外(肾移植)病区(3102) 浏览数:2963

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还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病毒肆虐的阵地中不顾个人安危、逆流而上, 在一呼一吸之间守护着人民的健康。他们就是温医大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的医护人员。

化身“铠甲战士”冲锋陷阵

新冠肺炎突然来袭,李玉苹主任带领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在抗击疫情的紧急关头积极应战,勇于担当,为患者筑起一道安全的生命线。

李玉苹是温医大附一院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医疗专家组成员,是最早冲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疗专家之一。2003年抗击非典时期,李玉苹就日夜奋斗在“抗非”一线;17年后的今天,在最危险的地方总能看到她的身影,日夜忙碌,白天查房、问诊、关注病毒流行趋势,深夜还要会诊、排查疑似病人。认识她的人都知道,她的电话一年四季从不关机,无论几点给她打电话都在线。最近十几天来,她的电话更是一天24小时不停:“李主任,有一发热患者会诊……李主任,又一例疑似患者等确诊……李主任,这是一例呼吸困难患者,您来看看......”

团队的医护人员在这危急时刻化身为“铠甲战士”,手持“武器”,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疫情无情人有情,国家有召我必上”。

从蔡畅副主任医师、郑秀云护士长作为浙江省第一批医疗队驰援武汉,到欧阳金生副主任医师、谢得力护士第二批奔赴武汉参与战役,都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对这两句话最好的诠释。有了“排头兵”和“领头雁”,团队里的人积极响应。大年初四晚上,李成业副主任医师、黄蓓蕾护士第一批紧急入重症隔离病房,谢瑶瑶护士自愿支援温州六院,随后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党支部书记陈彦凡、蔡学定医师以及十余名危重症医学科的护士也相继进入隔离病房,承担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的诊治和护理。他们义无反顾、紧密团结,坚定地与疫情展开斗争。

一呼一吸之间的排查与守护

疫情发生以来,团队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排查工作。每天组织副高以上的医生进行全院会诊,排查疑似患者。参与发热门诊就诊,把区域内危重患者的发现和救治工作前移。通过下派专家下乡或网络诊疗等形式,排摸县市区的重危患者,副主任医师周颖对点乐清,科副主任谢于鹏等对点瑞安。团队骨干参与医院危重病人专家组的工作,对重危病人采取‘一人一专家,一日两会诊’、专家24小时值班、每日两次多学科专家讨论等措施,将救治方案细化再细化。

春节前后,本就是呼吸病多发季节。医院其他科室患者减少,唯独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患者依旧爆满。这里,虽不比抗疫一线凶险,但工作任务也非常繁重。这个时候来住院的患者大都是危重症患者,他们基础疾病较多,诊治复杂。再加上科室大量医护人员支援一线,工作量之重,可想而知。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恪尽职守,兢兢业业,肩挑一份责任,守护一方健康。

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疫情面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带领着支部党员冲在战“疫”的前沿,在这场特殊战斗中冲锋陷阵、不分昼夜、不计生死,“红区”作战,把鲜红的党旗插在了抗“疫”的最前线。党员们积极响应中央、省委和医院党委号召,纷纷参与抗疫工作,覆盖呼吸内科普通病房和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其他党员坚守着科室和呼吸重症临床工作,表现出坚定的党性和医护人员的责任感。近日,呼吸二党支部因疫情防控事迹突出被中共温州市委组织部、温州医科大学党委通报表扬。

科研力量打响防控阻击战 

面对严峻的疫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在医护人员前赴后继救助患者的同时,抢时间,利用高效率临床研究换取高治愈率。

针对此次疫情的形势与特点,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成水教授研究团队第一时间开展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特征分析及流行规律研究。课题组通过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流行病资料,建立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数据库,挖掘温州确诊病人传播发病的危险因素,初步选定分析发病趋势的预测指标并建立疫情预警预测指标进行每日监测与分析,为温州市疫情防控策略与方案制定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危难时刻方显本色。拥有强大凝聚力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视疫情为命令,视病房为战场,坚守在防控一线,与时间赛跑,他们点亮了战胜疫情的希望之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