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医”线丨“十三太保”联手,战疫必胜――记第二批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团队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来自10余个科室的精英在年前疫情爆发之初,就主动请请缨。近日,他们终于有机会上“战场”,组成“隔离发热十三太保”,守护着群众身体健康。
张磊,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发热门诊组长,从事感染内科工作10余年,经验丰富,临危受命,带领组员坚守防疫第一线――发热门诊。作为感染内科医生,从年前疫情一开始就已奋战在前线,当时由于他经常没有按时回家,女儿连续吃了好几天的泡面,想念爸爸的时候,只能在家默默流泪,但是小姑娘非常懂事,不敢打扰爸爸的工作,因为爸爸是一个大英雄,他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梁彬,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梁彬从事血液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也是一名有着17年党龄的老党员。疫情爆发后,血液内科支部党员在陈肖俊书记的带领下,第一时间积极报名支援隔离发热病区工作,梁彬作为血液内科支部的一员,十分荣幸地加入这个充满活力的新团队,他希望把自己丰富临床经验用于战疫第一线。
刘瑜,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刘瑜刚刚结束在日本的进修,回国后听闻疫情爆发,作为一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第一时间报名支援抗疫工作;作为一名技术精湛的胸外科医生,他做好了封刀1月的准备;作为病区带组组长,他和住院及即将住院的患者交待好治疗方案后就进入了隔离区的工作。用外科医生“快、精、准”的手法采样,不放过一个“新冠”患者。为了节省防护物资,刘瑜充分发挥了外科医生的体魄和耐力,保持着9小时不吃不喝的纪录。
陈丹,风湿科副主任医师。陈丹参加工作20年。SARS爆发时,当时刚刚参加工作的她第一批支援发热门诊。17年后,她成为经验颇丰的老大夫,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儿子中考在即,小儿子刚满周岁。为了这次战疫,她忍痛断奶,与咿呀学语的孩子分离,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黄伟平,泌尿外科主治医师。临时接到通知的他,立即把2个年幼的孩子安顿在丈母娘家,来到了发热门诊。“外科医生就像骆驼一样耐饥耐渴,挑战极限完全没问题,这一次最深的回忆就是人生中第一次穿尿不湿。作为一个父亲,要用勇气和正能量引导孩子,虽然不能守护在孩子身边,但是孩子们一定会因为有超赞的爸爸拥有满满安全感”。这是他工作的第10年,疫情来袭,作为科室第一个支援的医生,给自己的第一个10周年留下最美的回忆。
吕和平,血管外科主治医生。疫情之初,全科报名。作为党员,作为风湿血管外科支部支委,光荣成为第二批队员,成为“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家有幼女,科室倪海真副主任医师想替他支援,但他始终认为好男儿要有担当,好父亲要做榜样。他的母亲时刻关注疫情,紧张焦虑。为此,临行前他精心准备了一套说辞终于说服了他的母亲。“疫情当前,没有大家何来小家,父母妻女,全力支持,是我的大后方,有了他们的支持,让我义无反顾”。
张钧凯医生来自疼痛科。疼痛科作为一个较年轻的科室,在年前疫情蔓延,前线急需医务人员时,科室成员全部主动报名支援,科室副主任林海就紧急支援过发热门诊。在林海的鼓舞和激励下,张钧凯说“我虽然不是党员,但是医院需要时,一样能冲在第一线”。接到医院通知安排第二批进发热门诊时,他告别爱人和年仅3岁的孩子加入发热门诊。考虑到发热门诊工作时间长,防护物资紧缺,他给自己和同事整整准备了一箱尿不湿。
潘珍珍,感染内科主治医师,隔离病房组长。她是隔离病房的主心骨,从事感染科工作10余年,临床工作细致认真,作为党员,3天一轮夜班的高强度工作下,下夜班后她仍不眠不休,参与抢救。
陈绪敏,肾内科主治医师。年前在血透室工作的她主动向科室提出要支援隔离病房,由于科室人手短缺,整个春节,她都坚守在血透室,逐一排查患者,为确保血透患者零感染出谋划策。遇到需要急诊透析的鄂籍患者,她主动冲在第一线,为患者进行血透置管。在科室领导的支持下,她加入到第二批隔离病房的团队,用她丰富的抢救经验为隔离病房的患者保驾护航。
金晓芝同样来自感染内科。正在日夜加班修改博士论文的她,在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放下学业,告别家人,加入到隔离病房的工作中来。第一天的工作后,她出现了缺氧性胃肠炎,但她说“轻伤不下火线”,拒绝了大家帮她顶班的提议,坚持自己夜班。
尹强来自干部保健科。自诩大头强,无厘头的他却有一颗做隔离病房大哥的心:面临感染风险,他主动包揽班内的病房咽拭子采样;遇到病情变化,他深夜二话不说,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守护病人整夜,转危为安;每每从污染区出来,已是压痕满面,头发凌乱,然而又摇身一变,成为段子手――大头强。
许可来自内内分泌科。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他,看到同学和师长已在武汉支援,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尽管孩子刚刚出生3个月,他也牵挂爱人和孩子,但是医生的责任驱使他舍小家为大家,告别襁褓中的孩子,参加战疫第一线。
王倩纯来自消化内二科。刚刚入职半年,是团队中的小妹妹,从小能歌善舞,虽然尚未入党,但是疫情爆发后,青春热血的小可爱第一个请缨支援一线。大年三十就火线支援发热门诊。两周后,在最新医学知识和防护技能的武装下,全身心投入到隔离病房的战斗队伍中。作为家中的独生女,父母的掌上明珠,疲惫的三班倒后她都要给父母报平安,也自豪的告诉父母,90后的青春,不孬!
他们这一批人,有刚入职的小医生,有科室的中流砥柱,有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老大夫,他们联手站在了防疫第一线。为节约防护服,甚至自己准备了尿不湿,坚持到下班后才脱下防护装备,错过了饭点,以方便面充饥。他们毫无怨言,用热血战疫,“神行太保出山,病毒望而却步”!因为有他们在第一线,我们相信黎明的曙光很快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