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医”线|无奋斗,不护理





“护士长,我年轻,有冲劲,而且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就要起带头作用,让我去吧!”这是急诊留观室护士陈德平在得知我院即将支援市传染病定点医院(温州六院)时,对护士长范栩妃说的话。
陈德平是一个活泼开朗、爱好广泛的90后。同时,她是科室的业务骨干,平日工作勤勉尽责,专业技能精湛,已取得应急救护师资格证书。在同事眼中似乎还没有长大的她,竟主动请命,毅然出征,冲在了这场战役的第一线。
初到六院,陈德平有些不习惯。虽然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但当穿上层层防护衣,戴上几层口罩,呼吸都变得不顺畅起来。就连平常轻松的操作,都变得不那么简单。但德平常说,“我来自急诊,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优秀团队,我要向优秀的党员看齐。”六天一轮夜班,三个班次驻守,德平努力克服,逐渐适应。她说:“厚厚的防护服就是盔甲,做好防护就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护理是细致入微的工作,尤其是特殊的时刻需要更加贴心的照护。陈德平明白“急病人所急,帮病人所需”正是此次出征的意义。在病区,她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操作,用扎实的技术获得病人的信任,一次握手,一个眼神的问候,一句“会好起来的”,她用点滴努力抚慰患者焦躁的情绪。虽然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但她依然散发着护理的温度。面对来院慰问的领导,她微笑着说:“我很好。”接到父母电话,听到他们担忧的声音,她歉疚地说:“我很好,就是让爸妈担心了。”在微信,有同事询问时,她也说:“我很好,你们的战役更辛苦。”是的,在她看来,急诊永远在一线,在哪里都是奋斗。
“今日暂时的分离是为了日后更好的相聚。”“今天我穿隔离服更加麻利了。”“护士长,如果医院还需要支援,我还可以去一线!”这个稚嫩的孩子,总带给我们如此多的温暖和希望。无奋斗,不护理,抗疫情,排头兵,急诊人在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