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天青分外蓝





不知不觉到发热门诊上班已过一周,上班模式固定为“白、夜、休”,我已全然忘记所处日期,忘记正值春节。
新冠病毒肺炎来势汹汹,医院及时应对,并根据事态发展,积极调整、部署各项工作。22日,我主动申请支援疫情的请求通过了,并顺利成为第一批即将支援发热门诊的抗击新冠医疗队队员(同批还有钱菁菁、陈小晔两位同事)。确定任务后,我收到了很多来自同事、朋友的关心和鼓舞,倍感温暖。大家故作轻松地说,“你进去几天了?”“你在‘里面’还好吧?”
发热门诊里的工作紧张而有序,我不止一次地惊叹于同事们精湛的业务能力和无私的互助精神。而我的工作是就地检测血常规、CRP,提高诊断时效。同时,作为检验人员,我们还要协调新冠、流感咽拭子标本的送检,做好与医学检验中心、疾控的对接(前期新冠标本需送疾控检测)。
发热门诊的工作,往往由一位感染科医生搭配一位他科医生共同完成。工作虽然紧张,但在医者使命的感染下,大家始终是精神饱满、情绪高涨。放化疗科的副主任医师李文峰老师该是第一批发热门诊队员中年资最高的一位。除夕那天,有位卧床的患者需要取咽拭子,我帮李老师打手电、搭下手。取完样,他开玩笑地说,“看,我现在取样是越来越娴熟了。”肝胆外科的郑孺医生,第一时间报名请战,高大帅气的他保持着高效的工作节奏,有着很强的感染力。他常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有关发热门诊工作与咽拭子取样的心得体会,与同行分享。
入组以后,医疗队队员入住医护值班楼。为达到有效隔离的目的,医院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必备的生活用品,规定了上班的行进路径,划定了一定范围内的活动区域。医疗队员们也是互敬互爱,主动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微信群中的餐接龙总是按时发起;紫外灯的使用规则总是自觉遵守;生活小窍门的分享也总是及时发布。
而由于隔离后活动空间缩小,医护人员只能抓紧时间休息,积蓄力量。但小乐趣总在不经意间出现。27日一早,我打开医护楼房门,一幅美景呈现在眼前。湛蓝的天空,澄澈的河流,我马上拿起手机记录下这一刻。我想,就如此刻的雨过天晴一般,温州一定会顺利度过这次疫情。
30日,医院党委发文,宣布成立抗冠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希望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有幸成为支委之一,我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定领导下,全国一心,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抗毒防疫的战争。我们相信,雨后天青分外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