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我院举办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论坛暨临床骨干师资培训班

作者:孙夏春子 黄洁 摄影:刘海潮 刘金田 编辑日期:2023-08-21 来源:第一临床医学院办公室 浏览数:1835

8月19日,2023年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论坛暨临床骨干师资培训班在我院南白象院区学术报告厅举行。温州医科大学副校长、我院党委书记沈贤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由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执行院长兼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卢中秋主持。


合照(1).jpg


会议邀请到浙江大学医学院医学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永松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李飞副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柳华副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模拟中心韩英、温州医科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督导与教学评估中心)主任王朝杰教授、温州医科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金伟琼教授等14位专家进行了专题讲座,吸引了省内外48家单位的506位临床教师参会,线上学习人数达4199人次。


沈贤(1).jpg


会上,沈贤指出,“四有好老师”“经师”“人师”“大先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临床教师的新要求,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实现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因素,希望各位学员能暂时放下“临床医生”的身份,以“教育管理者和临床教师”的角色去学习与思考,并学以致用。

会议主会场上,金伟琼作《高质量临床课程与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专题报告,指出课程与教材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从学科交叉融合、教育数字赋能和管理体制机制三个方面解读了新时期教材面临的问题,并总结了温州医科大学的特色措施及未来建设重点;柳华作《Team-Based Learning(TBL)特点与实践》专题报告,她结合自己多年的TBL实践经验,分享了TBL教学的概念、现状,教学策略、流程设计、应用前景,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教学场境的实践经验;韩英作《智慧医学模拟教学一华西实践》专题报告,以华西医学院“教、学、练、考、评、管”为例,全面细致地分享了智能化技术与医学模拟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郭永松作《临床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实践》专题报告,从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出发,澄清教学评价、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及形成性评价等概念内涵,并以置信职业活动(EPA)、病例汇报评价(SOAP)等多种临床教学评价方法为例,进行教学评价的具体方法示范;卢中秋作《大学附属医院教学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讲座,从一流课程、课程思政、师资培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分享了我院及急诊医学在教学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探索和成效。



会议设2个分论坛,分论坛一由第一临床医学院办公室负责人主持,主题为“提质增效,规范教学的艺术”;分论坛二由第一临床医学院教育处负责人主持,主题为“大思政视角下的课程思政建设分享”。在分论坛一上,王朝杰以及我院临床技能中心主任陈彦凡、神经病学系副主任朱蓓蕾、产科教研室副主任包影和妇科副主任医师林凤等5位专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别从教学设计、临床教学查房的规范与技巧、临床理论课规范与技巧、 PBL: 理念与思考、临床见习带教规范与技巧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在分论坛二上,李飞作《叙事医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专题报告,阐述叙事医学的内涵与价值,分析叙事医学在“课程思政”中的优势,探讨提升医学生共情能力和职业精神的方法,以及培养医患沟通力与人文胜任力的实施路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教育教学处处长袁一民、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聂鑫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胡迎春等3位专家结合所从事的专业分享了思政教学在专业课程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本次会议从宏观到微观、从理念指导到具体实践,从思想交流到经验分享,使各位学员可以学到更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以期通过骨干师资培训提升临床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从而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