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主办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规范化系列培训——结构性心脏病专题讨论会(温州站)





3月28日,由国家瓣膜中心与我院联合主办的"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规范化系列培训——结构性心脏病专题讨论会"在南白象院区启幕。本次培训以"理论筑基-实战淬炼-思维碰撞"三位一体模式,聚焦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TEER)等前沿技术,特邀多领域专家联袂授课,系统解构技术难点,着力打造标准化诊疗流程。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来自国内各中心的20余位学员参与培训。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王建安,我院院长张纯武,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达新教授分别发表致辞。他们指出,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已迈入精准化、个体化发展的快车道,但地域间技术开展的不均衡性,对诊疗规范化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本次培训创新性地以完整“链条式”构建为理念,旨在助力临床医师实现从简单技术模仿到核心能力内化的质的飞跃。
一天的课程干货满满,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龙愉良对TAVR术中冠脉阻塞精准评估做出细致讲解,并结合病例,提出逐步释放法可以提供更精确的预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宋光远介绍了房性二尖瓣反流的介入策略与技巧,为二尖瓣反流治疗提供了个体化的决策框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朱政斌结合既往病历,针对TAVR常见并发症及防治作经验交流;广东省人民医院李捷分享了一站式经导管治疗主动脉瓣及主动脉疾病诊疗思路的探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郭亮分享了外科二尖瓣置换/修复术后MVIV循证与病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庄晓东分享了TEER治疗房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我院心血管内科陈长曦介绍了TAVR入路的建立和闭合,周前作TAVR的CTA分析,毛志杰分享了TEER患者从病理机制到临床实践的选择,王良国作DMR的心超评估要点及治疗分享,陈星星分享了FMR的心超评估流程及要点。
除了专家面对面授课,我院心血管内科结构团队特别准备了三场手术演示,分享了操作细节及要点。TAVR手术由周浩演示,患者功能型二叶瓣,左右融合,左无部分融合,瓣叶增厚,重度钙化,瓣环钙化延伸至左室流出道,手术顺利,取得良好效果。TEER手术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庄晓东、云南阜外医院朱达及我院结构团队联合演示,包括二尖瓣外侧交界(C1)脱垂伴重度关闭不全一例,P3脱垂外科高危二尖瓣反流一例,均取得完美效果,术后二尖瓣轻微到轻度反流。
在讨论环节,面对专家抛出的核心议题,学员们或追问监测参数的临床阈值,或延伸探讨病理生理机制。演讲专家们或援引国际指南梳理技术框架,或投影复杂病例揭示诊疗误区,在指南共识与思维碰撞中,这种打破学科壁垒的深度对话,让学员们更深刻地感受与理解了内容成效。
随着本次培训的顺利结束,规范化培训系列工程正式迈出坚实一步。作为系列培训的关键枢纽,温州站既承载技术传承重任,更搭建起临床实践与学术迭近的双向转化平台,为结构性心脏病领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相信随着培训班的持续开展,心脏介入技术将继续向基层普及,让其真正惠及基层患者,最终实现“同质化技术、同质化服务”的普惠医疗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