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义”起同行,同心战疫

作者:邵方桂 摄影: 编辑日期:2022-08-22 来源:检验科 浏览数:1320

8月9日下午17时,一个平常的工作日下班点,我院接到省卫健委驰援金华的紧急通知,需紧急组织支核酸检测队伍于当晚19时前出发赶往金华支援核酸检测工作。收到消息后大家纷纷响应,积极报名,不到半小时,组建了包括来自检验科的周星星、杨丽红、陈栎江、吴锐浩、张卓、徐斐、应芙蓉、邵方桂、薛雁、吴惠洁、秦特勒、谢池蓉和实验室的孙林啸、尤安福等14人组成的核酸检测队。这14名逆行勇士中,大多数成员已经上了整整一天班,有的刚下班准备回家休息;有的刚刚买完菜接完孩子准备烧饭;有的还在工作岗位上;但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放下了手中的事情,毫无怨言,收拾好行李,马不停蹄地赶往集结点。晚上19时整,14名队员准时于市卫建委与温州其他医院的支援队员回合,组成70多人的检测队伍前往永康。

大巴车行使四个小时后终于抵达永康,队员们到达酒店后还来不及补充能量便立刻进入当地核酸检测基地的工作中,面对汹涌而来的标本和体能上的极限,大家都咬紧牙关坚持着,从深夜11点半进入核酸基地到加完样出来时已经是第二天早上8时,大部分队员都已经连续24小时未合过眼,汗水、饥饿和疲惫充斥着每一个队员的身体,但无人抱怨,只为每一个标本能第一时间出结果。

第二天,又是深夜进入基地,又是一个超长版通宵,伴着早晨9时炙热的阳光出来。然而此时,大家收到的消息并不是休息,而是需要马上转战到义务北苑移动核酸检测车基地,深入“疫区”一线工作以便进一步缩短标本送检的时间。9时许回酒店稍事休整,吃完简单的午饭后,队员们又匆忙奔赴义乌北苑移动核酸检测车基地。

当日下午14时到达义乌北苑移动核酸检测车基地后,负责人集中讨论分配任务,大家休息后又是深夜11时全体进入移动核酸检测车检测。然而与核酸检测基地不同的是,检测车内空间狭小再加上众多检测仪器,剩下走道便仅只剩一人宽,加上检测机器散发的热量以及室外的炎热,车内温度更是持续维持在30度以上。高温加上防护服的闷热,车内每位队员都大汗淋漓。在这样闷热的环境、高强度的工作以及几天昼夜颠倒下,几乎所有队员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身体上的不适。队员吴惠洁在高温高热和长时间的脱水下,出现了腹泻的症状,然而防护服的穿脱过于费时,为了不浪费这非常宝贵的时间,吴惠洁强忍腹痛和腹泻直至所有标本都完成。队员应芙蓉身上更是起了严重的痱子,身上奇痒无比,但二区加样工作艰巨,应芙蓉丝毫不敢懈怠,强忍着瘙痒,直至完成了所有样本的加样工作。此外还有很多队员加样到手抽筋、过敏、高热中暑甚至晕厥、昼夜颠倒引起失眠以至于最后只能靠催眠药维持短暂的睡眠来尽量保证夜里的工作。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每一天,都是通宵;每一天都紧张而繁忙;每一天每位队员都在努力克服身体的极限。但是,自始至终没有一位队员放弃过,没有一位队员抱怨过,伴随的只有坚持、相互鼓励和团队作战。参加过多次核酸检测任务的徐斐队员说,这一次是她参加过的最艰难的一次支援任务,连续日夜颠倒的工作、高温条件下核酸检测车的恶劣环境以及身体需承受的极限所带来的挑战无不让此次支援任务变得异常艰难。我们知道的有这些,这背后可能还有我们不知道的。但是每位队员都靠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出色地完成了工作,遇到困难并未言说,只是在心里默默克服。

支援期间,经检测基地指挥中心授权,我院周星星领队牵头紧急成立北苑移动核酸检测车基地临时工作小组,对工作协调(周星星)、物资整理(吴锐浩)、标本分配(陈栎江)、后勤保障(杨丽红)等做了全面详细的任务分配,理顺工作流程,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在这次任务超负荷的支援中,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尽己所能在岗位上发挥自己应有的力量。大家彼此支持、相互鼓励,咬牙坚持,共同度过这段辛苦又难忘的时光。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我院核酸检测支援队伍同温州其他医院检测人员共同累计完成了24万管的核酸检测量,为此次金华义乌抗疫积极贡献了我院力量。

17日晚,支援队圆满完成了金华的支援工作返回温州,来不及修整,18日凌晨又接到市卫健委前往瓯江口核酸检测基地支援平阳疫情的任务。队员们都纷纷放弃了本应该休整的时间,火速调整好原本“颠倒”的作息,义无反顾投入家乡的抗疫工作中……虽然又是一次调整,又是一次工作模式的转换,但这些困难已然无法阻挡这群“病毒捕手”。20日晚,经过三天的”加班”后,当队员们平静地像往常一样脱下防护服准备明日再战时,突然收到撤离的通知,从开始的难以置信,到缓过神后发现更多的是惊喜和开心,开心终于可以回家,开心家乡的疫情得到了控制。

12天辗转3地,从永康核酸检测基地到义务北苑移动核酸检测车,再到温州瓯江口核酸基地,虽然一路上“斩妖除魔”,可谓历经艰辛,但是疫情无情人有情,我们始终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战胜疫情。正如一位队员写道:我们终会摘下口罩,去到想去的地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