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音清扬】全球畅销书《心脏简史》中文版月底正式发行 乐清籍心脏外科医生参与翻译





近日,世界畅销书《心脏简史》中文版正式发行。这本书中文版翻译者之一金培峰,是一名乐清籍80后心脏外科医生。
心脏需要被更多人了解
金培峰是乐清城南街道人,高中毕业于乐清市二中,现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2018年,正在文成下乡义诊的他,接到了好友黄维佳发来的邀请:“一起翻译《心脏简史》。”
《心脏简史》一书出自美国畅销书作者、心脏科医生桑迪普・乔哈尔。在书中,桑迪普・乔哈尔将个人经历与激动人心的心脏诊疗历史糅合在一起,道出了人类这个最重要器官――心脏的故事,深受业界好评。在中国发行之前,《心脏简史》已在全球10多个国家或地区发行,并获《纽约时报》畅销书、《星期日邮报》年度好图书等多项荣誉。
向金培峰投来橄榄枝的黄维佳也是一名医生,平日喜欢看书的她被《心脏简史》深深吸引,便想翻译成中文,推荐给更多人。此时的金培峰还是一名纯“医学男”,除了发表医学专业论文外,平日鲜少有文学作品,却被好友的一番话打动。
黄维佳说,《心脏简史》是一本关于心脏治疗发展的历史科普作品,作者通过回忆录的形式,讲述医学先驱们在心脏治疗发展道路上的探索和奋斗,他们的奋斗史值得被更多人知晓。黄维佳并非心脏领域专家,书中有关专业领域的表述,需要专业的人来精准翻译。
就这样,尽管倍感压力,金培峰决定一试。
“那时候我要在文成住两个月,时间相对空闲。本书作者桑迪普・乔哈尔是心脏学前辈,此前我读过原著,我的博导、中国知名心脏专家孙立忠教授也推荐过此书。”金培峰告诉记者,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在人的一生中,心脏要不舍昼夜地跳动26亿下。然而,在医学领域,心脏外科仍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仅短短一百年历史。书中提及的一些医学先驱在当时为了探寻心脏的奥秘,不惜将自己的职业生涯置于险地,例如施行了史上第一例心脏手术的医生丹尼尔・黑尔・威廉姆斯,意外发明了起搏器的威尔逊・格雷特巴奇等都令人敬佩。
医学前辈为了人类健康几十年如一日的探索精神深深影响着金培峰。在英国学习时,他就曾专程来到位于伦敦的科学博物馆,近距离观察收藏于此的人类第一代体外循环机,并为之震撼。“数千年来,人类一直认为给跳动的心脏做手术无异于一场屠杀,心脏病成为了全球首要死因。医学前辈为心脏诊疗奉献的探索精神,以及不为世俗的牺牲精神,值得后人敬仰。而有关心脏的知识,也需要被更多人了解。”
医学科普书也可以很有趣
作为心脏外科医生的金培峰来说,如何将深奥的医学专业知识通过生动的语言让更多人接受,是整个翻译工作的难点所在。
“探索记录现代医学对心脏的了解、治疗过程,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而《心脏简史》并不仅是一本科普类简史书籍,作者通过回忆录的形式,从祖父突发心脏病逝世的回忆开始,娓娓道来自己对心脏的崇敬和敬畏,讲述医学先驱们在心脏治疗发展道路上的探索和奋斗。”金培峰介绍,该书从作者个体经历以及身边发生的真实例子入手,让原本严肃的科学著作变得更耐读且有文化气息。如何将大量专业术语及学科历史知识,同书中惊心动魄的有关心脏诊疗的故事进行融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普通读者也能读懂并爱上此书,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为此,在翻译过程中,金培峰学着古人白居易的方法,每翻译好一个篇章就请身为老师的妻子阅读。直到妻子读懂了,读得下去了,才表明此段文字已翻译得相对“有趣”。
“其实翻译这本书只用了4个多月,随后我们用大量时间进行校对,和出版社一次次地将专业化的语言翻译得更浅显易懂。”金培峰说,翻译此书是一个淬炼的过程,书中每一个篇章,都是作者的一段深情回忆,也是一篇科学探索的里程碑。通过翻译此书,他深刻感受到了医学前辈们“用生的璀璨,看死之淡然”的悲壮付出。
从医路有很多感动
确实,从医之路虽显艰难,却也充满感动。
今年4月,金培峰团队接诊了一名因为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衰白肺,又合并肺部感染,在外院反复气管插管的患者。入院时,患者已意识迷糊。患者家属说,此前已有医生婉言劝他们做好“最坏的打算”。金培峰知道这是一个“棘手”的病例,如果不手术其病情将继续恶化注定会死亡,如进行手术,根据患者当时的体质手术风险又很大。
进退两难中,金培峰想起《心脏简史》一书中,医学前辈们对生命的敬畏,对感情的珍惜,对心脏诊疗不懈探索的描述。那些他一遍遍推敲翻译出的文字,犹如重锤,敲击着他的心。他鼓起勇气向患者和其家属提出了进行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方案,得到了家属的信任和支持。经过近五个小时的手术,医护人员们为患者敲开“生的大门”。术后,患者从重症病房转入康复科病房半个月后出院。
两个月后的一个周五的上午,正值金培峰在门诊工作,患者的儿子推开诊室的门,笑盈盈地说:“金医生,我要给你一个惊喜,你看谁来了!”金培峰闻声转头,只见曾经那位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患者,正迈着轻松的步伐,面满笑容的向他走来。
“他走进诊室的那一刹那,身上仿佛带着光。”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金培峰至今感动,他说,那一刻,自己体会到了作为医者独有的确幸!为医护团队的付出,为病人家属的努力和坚持感到骄傲!
“其实面对疾病,作为医生的我们很多时候也会无助,但医生的使命感会引领我们竭尽全力救治患者。很多时候,医生的执业生涯,也是仁心锤炼的过程。就像医学前辈特鲁多说的那样,医生于患者,偶尔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金培峰说,他希望自己翻译的这本书,能让更多人了解心脏,认真呵护心脏,让这份跳跃更健康从容。
原文链接:https://app.tmuyun.com/webDetails/news?id=1869573&tenantId=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