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温州都市报客户端】温医大附一院医生首次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揭示肠道菌群或能缓解这种疾病

作者:王春霞 摄影: 编辑日期:2022-10-25 来源: 浏览数:925

伦敦时间10月19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院姜长涛团队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Frank Gonzalez团队、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虞朝辉团队、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李洋团队以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明华团队,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Gut bacteria alleviate smoking-related NASH by degrading gut nicotine”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吸烟期间尼古丁在肠道中累积,激活肠上皮AMPKα-SMPD3-神经酰胺轴,通过肠―肝对话促进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关键机制,首次发现了人类肠道菌群可以有效地降解肠道尼古丁。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非酒精性脂肪肝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代谢性疾病。如不加以干预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会进一步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继而诱发不可逆的肝硬化甚至肝癌。然而,目前我们对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因素、病理机制均不甚清楚,导致目前仍没有获得批准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药物。

烟草使用是导致全球可预防性疾病和死亡的最主要因素。据报道,全球吸烟者人数一直保持在11亿以上,比例高达15%。近年来我国控烟效果明显,但直接吸烟人数仍超过3亿,被动吸烟人数难以计数。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吸烟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进展密切相关,但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缺乏有效的干预策略。

这次论文的发表,首次揭示了吸烟期间尼古丁在肠道中累积,激活肠上皮AMPKα-SMPD3-神经酰胺轴,通过肠―肝对话促进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关键机制。更为重要的是,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人类肠道菌群可以有效地降解肠道尼古丁,揭示了对肠道尼古丁具有高效降解作用的肠道共生菌―解木聚糖拟杆菌(Bacteroides xylanisolvens),并鉴定了新型尼古丁代谢酶NicX及其代谢产物。B. xylanisolvens通过NicX降解肠道尼古丁,有效缓解吸烟加重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进展。

吸烟与NASH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本研究首次将吸烟过程中的尼古丁肠道累积引入视野,阐明了尼古丁通过肠道―肝脏对话加重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分子机制。更为重要的是,研究人员揭示了肠道共生菌在尼古丁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炎中的关键保护作用,为后续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与方向。

郑明华团队长期从事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并构建了完善的临床随访资料与标本库,在国际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目前团队正在牵头制定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2项国际新共识。

原文链接:https://wap.wendu.cn/article/id/53393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