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晚报】夏季医美“避坑指南”来啦 一个月几十例





为了在夏天能“白成一道光”,不少女性纷纷选择医美,却往往遭遇“美白陷阱”。记者近日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美中心了解到,仅在一个月内,他们就接诊了几十例盲目医美导致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患者。
前不久,38岁的张女士在外地某美容工作室购买了几支“进口美白针”并进行了注射。术后一周左右,出现全身皮疹、瘙痒等症状。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经检测,她提供的“进口美白针”为非法添加重金属的“三无产品”,导致中毒性肝损伤。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美中心主任蔡晓丹提醒求美者,应理性看待医美。尤其是美白,是一个“长期工程”,可选择安全可控的面部光电治疗或水光针。而静脉注射“美白针”等项目在国内尚未获批,外地一些非法机构常使用违禁成分,危险性极高。
无独有偶,为了快速美白,30岁的小王上网自行购买果酸,在一个月内连续做了3次果酸焕肤。没想到,她的皮肤变得又红又痒,原本的色斑不仅没去掉,还出现了红血丝,动不动就过敏。经朋友介绍,她来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美中心寻求修复。
“夏季是医美需求的高峰期。”蔡晓丹介绍,夏季医美的核心是“轻量级项目+严谨术后护理”,需兼顾“效果显著”和“恢复快”。
那么,夏季如何安全医美?在这里,蔡晓丹根据临床中常见的医美误区,为广大求美者总结了一份夏季医美“避坑指南”:
误区一:夏天紫外线强,不能做医美?
解读:任何医美项目后,皮肤对紫外线的抵御能力都会下降。夏季虽紫外线强,但并非禁忌,做好防晒即可。
建议在进行光子嫩肤后,应保持严格防晒;“皮秒”祛斑后,防晒更要到位,建议戴宽檐帽+打遮阳伞+使用SPF50的防晒霜。
误区二:医美后马上用日常护肤品
解读:医美项目会对皮肤屏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日常护肤品可能含香精、防腐剂等刺激性成分,易引发过敏或感染,延长了术后恢复时间,还增加了留疤风险。术后应使用医用修复产品,如医用面膜、生长因子凝胶等,帮助皮肤修复。
误区三:夏季出汗多,不能做微创注射类项目
解读:正规操作下,微创注射类项目(如注射肉毒素、玻尿酸等)创口微小,6小时后即能基本恢复,可以正常进行皮肤护理。
误区四:医美后无需长期护理
解读:多数医美项目需长期、多次来加强或维持疗效,不要追求立竿见影,应日常合理护肤,定期随访也是非常重要的。从长期来看,正确的医美能很大程度延缓衰老。
原文链接:http://szb.66wz.com/newspaper?mediaKey=wzwb&classify=0&id=12&publishTime=2025-06-08&showArticleDetail=true&docId=261877&curEdition=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