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医”线丨“更催飞将追娇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身兼麻醉科医生和共产党员的双重身份,麻醉科医生莫云长在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主动请缨,他多次向组织请求上一线抗击疫情,一次次的请战,最终得偿所愿,他以自己的专业所长加入隔离病区ECMO团队。“更催飞将追娇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他以实际行动抒写年轻党员的担当,决心以实际行动迎来战“疫”的最后胜利。
作为一名麻醉医生的莫云长,时刻在想着,如何以自身所长为这次抗疫多做贡献。除了平时做气管插管和各种动静脉穿刺,他在一次新青年麻醉论坛的专家论坛直播中,找到了答案。直播里提到重症医学原来是麻醉学的分支,在危重病处理方面有都有非常好的手段与方法。目前ECMO作为新冠肺炎患者晚期替代心肺功能的技术,已经开展了较多的临床实践,可以为患者治愈提供更长时间的生命支持。从事的心血管麻醉的莫云长,对ECMO技术并不陌生,且擅长危重患者的循环管理,我院作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已经收治了较多的重症患者,这些患者极有可能需要ECMO支持。得知这一情况后,莫云长主任请战,希望能到重症隔离病房参加抗疫战争。
接到指令有新患者需要上ECMO,莫云长提前进入641病区,在ECMO团队的专家主任们的带领下,完成一例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ECMO操作。在641隔离病房里,不仅仅需要完成ECMO的维护工作,也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的监测与管理,偶尔还需要进行一些动静脉、透析管的穿刺与更换,与不同学科完成不同的诊疗与操作。每日穿着全密闭的隔离服在病房里进行操作,所有的操作都会比平时困难,穿个深静脉可能会将全身湿透,测个膜前后压力与血气,可能需要花费1个小时。在病房里的日子紧张而充实,莫云长希望自己能尽可能高效的完成所有的操作任务,更好的配合救治患者。
ECMO患者的病情都非常危重,时刻可能出现各种危及生命的情况。有因为容量不足,ECMO管道吸附到静脉壁上,导致氧合迅速下降,心率减慢等情况;有因为出血,需要时刻监测患者ACT与APTT,滴定肝素的用量,尽可能维持一个抗凝的低限的情况;有因为血压无法维持,需要开放股动脉端,采用VA模式的情况;有因为夜里ECMO机器报警,需要临时调控各种参数的情况;有因为患者病情需要,带着ECMO临时转运的情况。在这里,危重患者的转好不仅要靠自身免疫力,更需要医护人员的多方面、多维度、多学科的努力。
这些经历,让莫云长对这次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有了很深刻的认识,也深感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