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医”线丨特殊过渡 护理心路





一场突如其来的战斗,一场使命集结的出发,白衣盔甲包裹着一颗颗同样炙热的心,勇敢投身这场特殊的战役。温医大附一院611过渡病房,就集结了这么一群热血护士,与护士长麻朋艳在一起工作的三周,她们经历了成长与收获……
麻朋艳:这是一群有爱的姑娘,因为共同的目标,让大家相聚在一起,她们勇于担当,乐于奉献,一起努力奋斗!一起收获成长!
游俊莉:在611病区,我担任的是院感监督员的职责。一丝不苟地监控病区医务人员防护服的穿脱以及各种物品及医疗垃圾,织物的进出,还包括各个区域的消毒执行,不能给病毒任何的机会。在这里,我们都完成了一次蜕变。这里的队员都来自不同病区,从完全的陌生,到团队协作,一起处理工作及生活中碰到的任何问题,我们就像共事多年的老友。工作中统筹大局,生活中体贴照顾每一位队员的阿长麻朋艳,细致入微的晓燕,做事干脆利落的小媚,性格爽朗的晓艳,时刻关注我们温饱的玉翠,加班加点不记得失的冬雪和乐星,工作认真负责的苗苗和丽丽,勤快积极的周影和陈芳,还有我们勤勤恳恳的护工老程,小廖,……这个团队中每一个人都让我倍感温暖。
温小媚:病区收住的是新冠肺炎疑似病人,是为抗疫战斗筑起的第一道防线,我们像守门员一样绝不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确诊的患者。刚进病房交接的第一天就有一个危重疑似病人在抢救,需要气管插管,我着实在心里捏了把汗,但也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工作做好。就这样我们十二个人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度过了这弥足珍贵的21天。看着大家脱下防护服时满身的汗水,脱下N95口罩后满脸的勒痕。是心疼,也是欣慰。每个人都在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来战胜这场战役。微光成炬,终会破除阴霾,迎来光明。
李晓燕:亲身体验过隔离病房工作的护士会有同样的感受,光凭一腔热血是不够的,还要有临床实干的真本事。刚开始工作时,我遇到了第一个“绊脚石”,层层的防护装备限制了我的呼吸,头痛、恶心、窒息感。为克服困难,参考科室同事的意见,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脱敏疗法,循序渐进,逐步调整,当终于可以坚持4个小时以上时,仿佛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此后每次不适感就越来越轻微。而所有过的懊恼沮丧、所流过的眼泪在绊脚石消失的一瞬间都值了!
陈冬雪:之前有人问我,为什么会报名参加隔离病房的工作。其实没有什么原因,只是觉得自己可以去做也应该去做,有一种使命感吧。在这个不一样的春节开始,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加入这次疫情防控的战役之中,而我也只是其中小小的一员。
王玉翠:进隔离病房的第一天,穿着防护服,推开缓冲间的门,准备进入病房的一瞬间,我深吸了一口气,那一刻,感觉自己有如一名准备赴战场的战士。心里有些许忐忑,更多的,是笃定。
钱晓艳:防护服外加穿隔离衣,三层手套,抽血,打针,手感不好,目镜起雾,我越着急越干不好,在同事的帮助下,我慢慢适应了,打针抽血的感觉比刚来的时候好太多了。印象最深是一个出院病人一直说谢谢我,她儿子还说好人一生平安。这是我本年度感受最甜蜜的一次经历。
周影:非典时期我还是小学生,汶川地震的时候我在上高中,现在历史的接力棒交到我们90后手中,我们身处其中,感同身受,白衣执甲,逆行出征,3周的支援工作,很平凡,但我觉得很有意义。我也非常庆幸在这期间结识了一群可爱善良的队友们,虽然也曾有过恐惧和茫然,但我们患难与共,一起奋战。
缪乐星:当艰难时刻,需要每个人发出一点荧光之火才能照亮世界。比起身边优秀的同道们,我不会讲最温柔的语句,我没有最精湛的技术。到第一天穿上隔离衣忐忑的打开病房的门,看到病人孤独地躺在病房,到见证一张张笑脸重新绽放,我要像我的名字一样,成为一颗快乐的星星,努力发光,把快乐与希望带给每个病患。
陈芳:从初次的沉闷到后来的习惯,每次的进步我都会欣喜雀跃。看到病人被告知需要进入这个病房排查时的害怕,到排查完毕后结果显示阴性的高兴,每一个病人的进出院都预示疫情的好转。我们就在起起伏伏的病情变化中调入慰籍和温暖,帮助病人和家属过关,希望这场战役能早日结?|。
卓丽丽:进入隔离病房前,我有点担心大家来自各各科室互不相识,彼此会很生疏,但是几天接触下来,我发现她们是一群可爱善良友好的姐妹,相处很融洽,工作上从不喊累,互帮互助,生活上也是相互照应。我的护士长麻朋艳老师,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都很关照我;多次强调有不舒服一定要告诉她,科室有完善的保障,我的安全也非常重要。会简笔画的她,唯独在我的防护服上画了一副美图,我开心了一整天。温暖的611团队,温暖的特殊战斗,我会感恩这些难得的缘分。
叶苗苗:惊蛰一惊雷,惠风生机来。众生诚志瘟疫消,青雀舞云台。何愁多歧路,青春花自开。白衣修合仁者心,雨散呈流彩!已经春暖花开,珍惜现在,致敬所有努力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