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医”线丨待春暖花开 疫情结束――记341病区支援抗疫一线





春暖花开,盼疫情结束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八,也是儿子三周岁的生日,虽然不能陪他过生日,但是我觉得他会理解我,并会为我感到骄傲!
回想疫情期间,看着科室里的英雄们都勇敢地站出来主动请缨去一线抗疫,我也在家人的支持下,鼓起勇气主动报了名。
当我提起行李跟家里人道别时,眼眶湿润了,对孩子、家人的不舍涌上心头,但我知道患者更需要我,只有打赢这场战役,才能让千千万万户家庭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
进入隔离病房的那一刻,才知道奋斗在一线的战友们的艰辛和不易。防护服的闷热让我每次下班之后,里面的衣服都湿透了。佩戴N95口罩后让我有窒息的感觉。脱下口罩后,脸上留下了“天使的印迹”。说实话隔离病房工作期间也有过焦虑和不安,但是看到战友们不惧苦累勇敢坚持,让我觉得自己更应该勇敢坚持下去。
现在我已进入医学隔离期,回想起这段时间的经历虽然艰辛,但确实人生中非常难忘的回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也让我更加珍惜生活。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希望我能给他们做一个好榜样,希望他们能够学会勇敢和坚强。待春暖花开,盼疫情结束,愿家家户户都能平安幸福地相聚在一起! ――赵余芳
疾风知劲草,国难知善民
今天是支援隔离病房后的医学隔离期第七天。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平静而闲适。回想起隔离病房的工作,依旧感触颇深。
疾风知劲草,国难知善民。这次抗疫支援,科室的党员都是作为第一梯队全上了。我们病区收治的都是病情最危重的患者,期间许多的操作比如气管插管、吸痰、插胃管等,都会引起气溶胶,但所有隔离病房工作的同事们,都毫不畏惧,在做好防护的保障下,不放弃任何一个治疗抢救患者的机会。每当看见自己护理的患者一天天的好转、脱管、苏醒,看见他们的眼里不再是害怕和绝望,那种喜悦和自豪感是无以言表的。
记得有一个情绪极度焦虑的患者,刚来得第一天晚上一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我问他是否因为喘不上气身体不舒服。患者告诉我,他在病房里感到非常害怕和担心。那一刻我知道,比起身体上的不适感,患者的心理也正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之后,我和同事们就十分关注这个患者的心理护理,经常配他聊天,和他分享其他病友好转的经验,每次操作后,我们都会举起大拇指鼓励他。渐渐地,这位患者情绪一天天平稳下来,不再紧张焦虑,呼吸急促情况明显的好转,氧合指标的上升。看着这一切,我顿时感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朱晓晓
疫情初始时,我的老公和公公身兼医护人员和党员的双重责任,早早冲在了最前线,加入到抗疫队伍之中。随着确诊病例数的增多,做为二宝妈的我也坐不住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不忘医学誓言,征得家人的同意后,我也来到了抗疫一线支援。
在隔离病房远比想象中的辛苦,隔离服把自己包裹的密不透风,行动也变得非常迟缓,有时稍微动一下,身上就变得大汗淋漓,连我这个平时不出汗的人竟然能把衣服都湿透,身体也时常被冰冷的衣服包裹着。戴上N95口罩透气非常艰难,有时想简单的说句话都感到很吃力,还要张口呼吸几次。眼罩起雾时,遇到血管细的患者,戴着手套的我,打针也变成了一项难题。但是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我只能告诉自己自己细心点再细心点,一定要找到好的静脉,争取一针见血。每天下班脱下手套时,都会露出压红的手臂、破损的手指,还有无数次洗手液清洗、酒精消毒后皴裂的皮肤。虽然工作如此艰难,但是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在这里也有着许多让人感动的事,记得那天接到36床阿婆,她是一位神志清楚的戴有创呼吸机的患者,接班时阿婆害怕的一直拉着我的手。看到这个情况,我赶紧给她做了心理疏导,告诉阿婆不要害怕,外面疫情得到控制了,很多人都好起来了,我们会一直在这陪她。阿婆放心的点了点头,想着阿婆一个人住在这里,应该很孤单,我就在阿婆醒着的时候,多陪她说话,在做口腔护理时,顺便夸了下阿婆的牙齿怎么这么好,阿婆露出了笑容,由于戴着呼吸机说不了,在我手里比划着,戴着三双手套的我,无法感觉她写了什么,就拿起笔和纸给她,阿婆便跟我简单交流起来。虽然是短短的几句对话,却对这些卧病在床没有家属陪伴的患者来说,是他们心中的暖流。阿婆在大家的鼓励下,信心十足,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患者们的肯定是对我最大的鼓励,18床阿婆曾握着我的手说,出院后请我们去她家里玩;16床阿婆每为她做一件事情,她就一直说,谢谢你们,太谢谢你们了。看着他们一个个好起来出院的模样,我的心中自是无比快乐。
我们相信只要众志成诚,医患同心,共克艰难,定能打赢这场战争。 ――卢佩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