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医”线|他们义无反顾,再度进重症隔离病房





侯文强,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位有着7年工作经验的护士。当得知疫情防控需要开设重症隔离病房时,他主动请缨,和同在医院工作的妻子商量后,选择进入抗疫一线工作。
每天6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严密的护目镜、厚重的防护服和N95口罩让侯文强要花时间来克服缺氧的工作环境,每一次的护理操作都是技术、耐力和毅力的考验。脱防护服的过程非常繁琐复杂,每一步穿脱都需要反复地消毒,消毒液的强烈刺激使他的皮肤脱屑粗糙,脱下手套的手更因为长期的密闭和大量的出汗如同泡在了水里一般发泡褶皱,苍白如斯,但他从不叫苦喊累。
在和战友们的默契配合下,他出色地完成了为期两周的支援工作。结束支援后,富有文采的他,用文言文来总结了自己的抗疫之路:“乙亥之末,庚子初春,吴越大疫,始于荆襄,染者数百,日渐俱增,衙役关令,城封路禁,人皆遮蔽,彼时街巷空寂,天下震动,百姓心恐。然吾辈白衣甲士,逆流而上,抗疫十数日,初见成效,亦伤数士,轻者额颈赤之,重至面溃鼻殇,今吾功成,暂隐驿舍,一者休养生息,再则查检自体,望同袍续之薪火,护民之体,安民之心,并周全自身。待他日疫退国安,吾辈再聚席间,歌舞觥筹,叹人间之乐,享盛世之安,吹天下之牛。言末,谢吾之亲友倾力支持。”
如他所言,“白衣甲士,逢召必回”。近日,随着急危重隔离病房ECMO的开展,急需经验丰富的护士支援,本应在疗养区好好休息的他,接到领导需要再次紧急支援的电话时,因为责任,他再次逆流而上,担起医护人员肩上的责任。
蔡若南,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教学秘书。她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姑娘,平时工作中,总是很有耐心地指导实习生和轮转新护士的临床工作。
当医院重症隔离病房(641 病区)需要依靠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以及血透病人增加,面临着一线的护理人员紧缺,专业对口的她把自己蹒跚学步的儿子交给了家人,义无反顾地踏入了抗疫战场。
工作中她和队友们合作愉快,组员会在彼此的防护服上画上可爱的卡通人物为对方加油打气,给繁重的临床工作增添了不少轻松和乐趣。
2月23号,结束两周支援工作的她进入隔离休养期。当晚,接到护士长的电话,需要她重新投入战斗,她再次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作为医护人员的他们心中怀着坚定的信念,就是齐心协力、共同抗疫,早日迎来这场疫情阻击战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