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医”线|我们,是重症隔离病房里的一群特殊护士





大家好,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感控护士”。新冠肺炎重症隔离病房的感染控制是我们的职责,医护人员的“零感染”是我们的使命。
作为第一批进入重症隔离病房的“感控护士”,我们的成员有消化内科12病区吴和、消化内科191病区朱秀芬、肾内科261病区陈秀君、甲乳外科463病区郑小冬、肝胆外科452病区刘彬彬、疼痛针推理疗15病区王林香、感染内科641病区谢冰冰、移植科3102病区谢金晓。八个来自不同科室的护士组成了重症隔离病房的“特殊”工作组。
为了能更快的适应感控工作,我们不断线上线下开会,大家相互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每天上完8个小时的班,我们总是继续加班,留下来,坐下来,安静下来,然后把我们的工作流程不断梳理不断改进。从工作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到处理(Act),我们的感控质量管理越来越规范。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去改进重症隔离病房的感控工作,彻底去除隐藏在隔离病房里的感染隐患,保证隔离病房的感染控制。
感控护士平常做什么?首先我们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从一个标本的处理、呼吸机管道的消毒、病房环境卫生及物表的消毒、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含氯消毒液的配置及浓度的监测,1000mg/L、2000mg/L、5000mg/L、20000mg/L等不同浓度含氯消毒液使用范围、比例及要求,我们必须熟知并做好宣教、落实及管理工作,我们还要关注患者大小便、痰液、血液、血滤废液等各种体液的消毒处置是否规范,就连污染区的每个门是否关闭都是我们的观察范围。
其次,我们需要具备严谨细致的工作能力。每次转运患者外出检查时对患者做好隔离准备,帽子、隔离服、手套、鞋套,必须穿戴“整齐”才可以出发;转运工具的消毒,如轮椅把手、座位,连轮胎也要做好消毒,还有转运途中患者的病情观察等,都是感控护士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具备能够挖掘隔离病房内隐藏感染隐患的能力。我们必须熟知新冠肺炎医院感染控制指南,并不断学习医院的感染防控要求,及时更新并落实科室工作。
在重症隔离病房工作中,不管在清洁区还是在污染区,都有我们感控护士的身影。我们必须要保证在隔离病房工作的每个人的安全。大家不需要记住我们的名字,只要叫一声“感控护士”我们便会答应。我们每天进出就有100多个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保洁工人等,从他们进入更衣室穿上防护服开始,每一步都必须经过感控护士的“检验”,我们会左顾右盼、上看下看,再转一转,360°无死角观察,一切准备就绪才能“放行”。走出污染区,更是要注意每个细节,防止内部传播,引起交叉感染。
作为感控护士,我们是科室与医院感控团队的桥梁,起到提高科室人员感控意识、鼓励他们积极改善感控行为的作用。我们既是临床感染控制的联络员、又是医院感染管理政策贯彻者及实践者,更是感染控制的教育者。
抗击新冠肺炎,打赢院感防控战,这群特殊护士在行动。医护人员“零感染”,感控护士在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