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医”线丨感染内科支部:“有坚强的党支部,就有顽强拼搏的集体”





提起笔,却还是无法完整记叙感染内科支部这段时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日日夜夜。作为亲历者、目击者,我看到了感染内科支部全体党员工作中的勇敢、坚实的每一步脚印,更看到了一个坚强而富有战斗力的集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感染内科支部全体党员在支部书记陈永平的带领下,临危不惧、沉着应战、迎难而上,迅速准确地开展紧张有序的救治和防护隔离工作,充分发挥了战斗中的先锋模范及堡垒作用。
1月19日下午,接到医院通知,感染内科成立隔离病房准备收住新冠疑似患者,感染内科支部书记、科主任陈永平立即宣布全体党员取消假期,召回待命。1月20日中午,第一位疑似患者入住隔离病房。“我是支部书记,我先带个头”,陈永平主任第一个进入隔离病房查房,但没人知道的是,同时担任院内感染管理处处长、乐清等片区救治组组长和温州市防控会诊专家的他已是一夜未眠。
随着疫情的进展,从预先开出621病区的一个楼层作为隔离病房,很快便开启了整栋6号楼的病区作为隔离病房收住疑似患者。然而,面对一种新型的病毒,面对未知的风险,感染内科支部全体党员毫不退缩,个个坚守岗位,人人宣誓入阵。
在护理部的严格指导下,全科所有护士均通过防护培训考核,支部副书记、护士长薛黎明一直强调院感防控重要性。她说“医务人员一定要做到零感染”;支部党员卢明芹同志积极响应医院支援武汉的号召,在武汉最危急的关头,他和医院其他第一批成员毅然踏上了前往武汉的班机;疫情当前,陈迎晓同志是第一批进入医院隔离区的党员,她说“我在2009年抗击过甲流,我有经验,我先上”;在第一批的名单里,朱碧红同志率先承担着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的轮岗工作,“一天工作12小时以上,加班加点是常态”,她微笑着,却没有任何一丝抱怨;工龄分别已超25年和30年的黄晓美、赵晓燕同志也丝毫没有畏惧,她们以资深护士老党员的身份要求进入第一线战斗;而郑谊、王燕、林松、蔡明明、雷梅君等一批年轻党员也主动请缨,“因为我们年轻,抵抗力好,所以更要进入一线”;非党员的周丽丽,在工作中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下班之余,她满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一份入党申请书,表达了想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迫切愿望。
连日来,感染内科作为第一前沿阵地,积极配合院各级部门迅速建立组织架构,并完善各项防治措施。在6号楼隔离病房成立重症监护室,又是科室面临的一大严峻挑战。在医院相关部门支持下,641、631病区相继腾空、接重症监护设备、接远程医疗设备,全体党员成梯队进入重症监护室工作。而陈永平主任个人面临的任务更重,范围更广,他不仅在全院范围内指导防控救治和会诊,稍有时间便进入隔离病房、重症病房工作,还对瓯江口院区的隔离病房进行多次指导,以便顺利开诊。他说“实地调研,才能实事求是,解决问题。虽然辛苦,但是我能坚持”。
都说“有坚强的党支部,就有顽强拼搏的集体”,在严峻的考验面前,感染内科党支部坚定有力,支委成员身先士卒,团结带领支部党员不惧疫情,众志成城,“疫情面前,绝不后退”,这是感染内科全体党员的口号,也是行为准则。他们身穿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在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工作着,汗水浸湿了身躯,目镜内模糊了视线,防护口罩让人无法呼吸,或许他们彼此间,在擦肩而过的时候,一下不知对方是谁,但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他们都会握紧拳头,示意告诉对方,也告诉自己“一定要加油”!
“烈火炼真金”,在医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部门的努力下,我院一个个纵横交错的抗击疫情的防护网正一步步完善,隔离病房的工作也有序开展。全体党员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感染内科支部是一支能攻关、能奉献的队伍。感染内科支部将继续保持和发扬大无畏精神,夺取抗击“新冠”疫情的最后胜利!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