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医”线丨过渡诊疗区:战“疫”――让我们在一起





“我们是411过渡诊疗区的第二轮医护团队,希望疫情能在我们这早日收官!我们一起加油!” 时间就是生命,面对尚未平息的疫情,面对危急而又病重的疑似患者,面对抢救频繁、风险大的工作环境, 400病区(抢救室)李心群护士长在接到护理部通知后,立即组建团队进行专科培训,迅速投入工作。面对抗击疫情的共同目标,这支队伍没有丝毫的退缩和恐惧。相互协作的急救过程,相互提醒的感控细节,持续改进的工作流程,抚慰人心的温情护理……战“疫”,让我们在一起!
生死较量,急救有序
快!快!5床患者心跳骤停,需要赶紧抢救!护士长带着2位护士立马进入病房,轮流为患者施行胸外按压。大家分工合作,一组人员为患者开放气道,一组人员静脉给抢救药物,另外一组准备中心静脉置管……她们没有片刻停歇,各项抢救措施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患者心跳恢复了!”十多分钟后,随着心电监护仪的波动,患者的心跳总算恢复了!医务人员总算缓了一口气。
由于过渡诊疗区收治的大多数是急诊疑似危重患者,为患者进行胸外按压、气管插管、上呼吸机等抢救操作非常常见。而穿着防护服抢救却是个体力活,尤其是胸外按压,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没过多久,大家便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但,这些和生命相比,这又算得了什么!“救死扶伤、生命至上”的医者精神如同一盏明灯,时刻指引我们前行的路。
生死急救关头,高效、及时、有序、生命至上是过渡诊疗区医护团队的代名词。
严格把控,感控领先
“你保护患者,我保护你”,这是病区感控护士王燕的宣言。第一轮休养结束后,她又立马重上战场。虽不直接在患者身边进行诊疗护理工作,但却时刻出现在大家身边,为大家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从入更衣室穿上防护服开始,每一步都必须经过她的“检验”,才能“放行”。
标本的处理、呼吸机管道的消毒、病房环境卫生及物表的消毒、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含氯消毒液的配置及浓度的监测,使用范围、比例及要求,甚至是患者大小便、痰液、血液、血滤废液等各种体液的消毒处置是否规范都是团队“打胜仗、零感染”不可忽视的细节。而要做到“零感染”,温柔而又严格的王燕护士,则是团队的“安全的守护者”。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她始终用她过硬的感控知识和实操技能为团队站岗!
不断改进制度和流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这场战役中,团队认真研究国家下发的最新文件,积极组织大家学习防控知识,并积极探讨建立符合实际的工作流程。
2月29日,6号楼方舱CT投入使用后,因4号楼与6号楼之间距离较远,为此团队制定出疑似新冠肺炎患者CT检查的转运流程,以降低危重症患者转运风险。为确保病区用氧安全,团队制定出了低压氧报警应急流程。
人文关怀,温情护理
“接下来阿婆脸上要贴胶布,洗脸不方便,我们先为她洗干净,生病已经很难受了,我们要在细节上尽量让她舒服些!”何秀媚护士边给10床的阿婆擦脸,边耐心地向家属解释。这个细心的举动,不仅体现了医者的细致和爱心,也温暖了患者和家属的心。13年的护理生涯,丝毫未减少她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即使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大家依然可以感受到她声音的热情,以及对患者满满的爱。
携手战“疫”,并肩而战
虽于同一家医院工作,但在进入隔离病房之前,或许彼此间有些陌生,因为共同抗疫,我们彼此相知,相互关心,相互鼓励。逆着人潮方向,无惧生死考量。同心抗疫,誓不放弃,寻找共同的价值和情感,已足够让我们铭记一生。战“疫”,让我们在一起!让我们一起守候春暖花开!

